正文

陈其美的谋士沈翔云(1)

温故(十九) 作者:刘瑞琳


张耀杰

沈翔云早年在日本留学期间,曾经是孙中山的追随者。辛亥革命期间,他成为浙江湖州吴兴县同乡、沪军都督陈其美的主要谋士之一。1913年3月20日,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在上海沪宁火车站遇刺后,沈翔云因为掩护滞留上海的袁世凯二公子袁克文,被袁克文作为历史见证者写进《辛丙秘苑》。袁克文笔下的沈翔云,给后人留下了解读还原宋教仁案的另一种可能性。但是,沈翔云生前死后的许多传奇经历,迄今为止依然难以查证核实。

一、沈翔云留学日本的准确时间

关于沈翔云不够准确却相对完整的介绍,见于冯自由《革命逸史》中的《沈云翔事略》一文。摘录如下:

沈云翔,字虬斋,浙江乌程县人。少有大志,肄业于武昌自强学堂。己亥(1899年)鄂督张之洞遴选优秀学生派送日本留学,云翔预焉。时孙总理、陈少白、梁启超先后亡命日本,彼此往还,相与研究革命方略,至为透辟,云翔偕同学戢翼(元丞)、吴禄贞(绶卿)访之,一见如故,对总理尤倾倒备至。己亥庚子间,各省留东学生渐增至百数十人,湘之秦力山、林述唐、李炳寰、蔡松坡、田邦璇、蔡钟浩;鄂之刘百刚、吴念慈、傅慈祥;粤之黎科;闽之郑葆丞;燕之蔡丞煜;皖之程家柽诸人,均属有志之士。云翔一一引见总理,共商天下事,总理深得其助。庚子(1900年)七月唐才常谋举自立军于武汉,留东学生慷慨赴义者二十余人。事败,或死或逃,云翔时在上海,仅以身免。

这里的“云翔”,应该是“翔云”的误写。在林家有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孙中山研究》第一辑中,收录有美国哈佛大学客座教授孔祥吉与日本东京大学教授村田雄二郎合写的《孙中山友人沈翔云史实考略》。其中引用日本驻上海总领事小田切万寿之助,于明治33年即1900年5月12日写给日本外务大臣青木周藏的《关于张权及湖北省武官来本邦视察军事并湖北留学生启航赴日之报告》,颠覆性地否定了冯自由的上述介绍:“沈翔云并非是于己亥年(1899年)赴日留学,而是庚子年随同张之洞之长子张权的军事观察团一同赴日的。”

据小田切万寿之助在这份报告中记载,户部主事张权所率领的军事观察团,包括总兵吴元恺,游击张彪、纪堪荣、刘水金,都司王恩平,县丞白寿铭,哨官武备学生严寿民、艾忠琦、戴任。同行的还有知府钱恂、知县委员徐元瀛以留学生监督身份率领的12名留学生。其中包括长期留学生马肇、卢定远、刘修鉴、姚恭寅、董鸿、沈翔云;短期留学生陈问威、李熙、卢弼、左全孝、尹集馨、黄轸。黄轸就是后来的同盟会领袖人物黄兴。钱恂就是后来的北京大学教授钱玄同的同父异母兄长钱念劬。

1900年5月12日,张权一行人乘坐日本轮船博爱丸从上海启航前往日本,小田切万寿之助在报告中表示说:“张权对本邦感觉如何,至少会影响湖北地方今后的意见。因此,他们抵日后,应当给他们以相当的待遇和便利。张氏会于神户上陆,其他人由横滨赴东京。”

沈翔云抵达日本不久,湖广总督张之洞应武昌两湖书院山长梁鼎芬的要求,于同年6月7日专门致电钱恂表示说:“沈翔云,系学堂最不安分之生,滋事荒谬,已牌示革除。此次虽自备赀斧游学,断不可与鄂生同学,防止染习败群,须另派一堂为要。梁山长谆切言之,屡属鄙人阻止。速照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