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韩复榘其人(3)

温故(十九) 作者:刘瑞琳


不战而逃遭枪决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韩复榘被任命为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负责津浦路北段和山东省的防务。在抗战前,韩复榘夹在蒋介石和日本人之间,为求自保,他采取了两面政策,与日本方面有所往来。抗战爆发后,韩复榘的态度有了改变,表示对日“决绝”,积极进行抗战。韩复榘还组成以何思源为团长的“战时工作团”,赴黄河以北铁路沿线及其东西各县开展工作。

9月,蒋介石命韩复榘拨出两师归华北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冯玉祥指挥,韩复榘极不情愿,但也无可奈何,只得勉强派曹福林的第二十九师和展书堂的第八十一师开往华北。10月,在冀、鲁战场正处于紧要关头时,蒋介石却以加强淞沪战场为名,将辅助山东防守的一个重炮旅撤走。韩复榘得知后大怒,急令展书堂连夜回撤,致使第六战区的形势由胜转败,德州、宁津等地相继失守。

11月中旬,日军逼近黄河北岸,韩部官兵一再要求出战,韩复榘被迫亲自率曹福林、李汉章、展书堂等师渡河迎战,与日军进行连日激战,伤亡惨重。其后,韩复榘拼死从济阳突围而出,下令撤退黄河北岸防线,拆毁黄河大铁桥,改在黄河南岸设防。日军很快就逼进到黄河北岸,但并未渡河,只是隔岸与韩军对峙。韩复榘也不出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再三催促亦无济于事,结果,日军在攻下南京后,对济南发起攻击。日军仅有千余人渡过黄河,而韩复榘有四个军十几万人,为保存实力竟放弃济南,向南退却,使日军长驱直进。韩复榘率部逃离济南时,手下部队奉他的命令,连日在济南市内公开抢掠银行、工厂、仓库,并放火焚烧省政府各机关、高等法院、火车站、国货商场等,名曰“焦土抗战”,给济南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12月27日,日军占领济南。1938年1月1日,日军占领泰安。4日,占领曲阜、兖州。8日,占领济宁。韩复榘退到鲁西曹县一带,方才安下阵脚。

由于韩复榘对日军抵抗不力,十天之内,山东大半即沦入敌手。蒋介石与何应钦、白崇禧、陈诚等会商后,决定严厉查办韩复榘,借此鼓励人心士气。

蒋介石诱捕韩复榘颇费了一番心机。他先是嘱李宗仁在徐州召集一个会议,然后由李宗仁将韩复榘带到开封。1938年1月7日,李宗仁直接在徐州召集第五战区军政会议,韩复榘却借故推托,让教育厅厅长何思源去开会。蒋介石又假借1月11日在开封召开军事会议,电召韩复榘与孙桐萱参加。韩复榘不知是计,欣然前往。在会议上,蒋介石怒斥韩复榘丢失山东,韩复榘不服而反驳道:“山东丢失,我有责任。可是南京丢失算谁的责任?”弄得蒋介石当时就无法下台,只好说:“我问的是山东,不是问的南京!南京丢失,自有人负责!”韩复榘还想反驳,身旁的刘峙拉着韩复榘的手,假意劝他到会场外,随后过来两名宪兵把韩复榘拘捕,韩复榘这才知道上了当。韩复榘随后由戴笠押送到武汉,关押在汉口国民党“军法执行总监部”的一座二层小楼上。1938年1月19日,蒋介石组织高等军事法庭会审,以“违抗命令,擅自撤退”的罪名判处韩复榘死刑。1月24日晚,韩复榘被特务及宪兵枪杀,死时四十八岁。

韩复榘被杀后,尸体于1月25日收殓,移往武昌长春观内暂厝。以后,由其妾纪甘青等将尸体运往豫南鸡公山安葬。1954年,经人民政府批准,韩复榘的灵柩由其子女迁往北京香山万安公墓安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