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节 授命蓟辽总督(4)

洪承畴传 作者:王宏志


崇祯帝见清军已向锦州逼近,就在崇祯十三年(1640)五月,令洪承畴速出山海关,作好防御准备。崇祯十四年(1641)初,洪承畴率总兵曹变蛟、白广恩及吴三桂、王廷臣等到达宁远。洪承畴还前往松山视察,见兵寡不足御敌,请示崇祯帝又调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蓟镇总兵唐通、榆林总兵马科,“抽练兵共七万”。洪承畴这次调兵,目的是救锦州。当时锦州已处在重重包围之中。据记载:

奴众此番倾巢困锦,内打栅木,外挑濠堑,水泄不通,人影断绝。松城与锦,相隔十八里,奴贼离锦五六里下营,即近在松城左右。今锦城濠栅已成,奴众精骑,尽绕松城,势虽困锦,实乃伺松。

随后,又发生蒙古兵降清的事件,锦州守将祖大寿曾力图阻止蒙古兵降清,但没有效果。不过,洪承畴率大量援军救援锦州,还是大大增强了明军的战斗力。朝鲜史书记载:

天将祖大寿与其弟入守锦州城,清人围之。大寿自失罗城,疑蒙古之降者,使汉人监之,而蒙古之出城投虏者甚多。中朝发十万兵,以七总兵领之,来救锦州。右真王闻援兵大至,以我国炮手四百人为先锋,坚守南山,分其车为二队,一队防塔山之归路,一以遮锦州之来路,作瓦家于阵中以示久住之计。

明清双方曾进行过多次交战。据史料记载,明军:

节次擒斩奴虏一千五百余级,皆出万死一生,心力颇为竭尽。

另外,还有清朝、朝鲜的史书,也记载了当时明军的战绩:

明洪承畴以兵来援松山,立营松山西北。右翼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令右翼兵击之,失利。山顶立寨,两红旗、镶兰旗三旗驻营之地,为敌所夺。骑兵固山额真叶臣等,领兵至半途而止,未与敌兵对阵。惟四旗护军、敖汉奈曼部下兵、察哈尔四旗兵、恭顺王下兵,及内大臣伊尔登所率众侍卫,前进迎战。伊尔登冲入敌兵队伍,奋勇驰击,人马被伤者甚众。

清人围锦州,数与汉兵交战,而汉兵尚强……汗闻援兵甚盛,自将而西,以龙骨大领三千兵先行,遂逼我世子大君同行,宾客崔惠吉、辅德赵启远等从焉。时清人与汉兵相持,自春徂夏,清人大将三人降,二人战死。汗闻之忧愤呕血。

柳琳还自锦州。上召见之,问曰:“彼中形势如何?”琳对曰:“清人围住锦城。城方而长,周回六十里,西北有大山,山东西大川夹流入于海,南有烟台,即蒙古地方也。八王(阿济格)阵于其下。此乃清汉必争之地,故天朝援兵,欲夺其山。清人知之,筑城而守之,汉人连战不利矣。援兵合十二万,八总兵分领,连续出来,皆依松山结阵。其后自南山城外大军继至,大张兵势,掘壕筑城而居。九王(多尔衮)阵于汉阵之东,直冲汉阵,不利而退,清人兵马死伤甚多。”

以上材料足以说明,洪承畴进援锦州以后,扎营固守,又时而出兵与清军交仗,由于他指挥得当,明军还略占优势,给清兵造成一些伤亡。皇太极的弟弟英郡王阿济格率援军到前线不久,就对部下说:“与其劳苦如此,不若遁走。”这些情况让居于沈阳的皇太极得知,怎能不急得“忧愤呕血”。这是明清双方史料均有记述的。如果按洪承畴策略,守城而少战,只要固守阵地,当时锦州城里还存有相当数量的粮食,可以支持一阵。洪承畴当时对救援锦州是有信心的,他曾说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