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节 清朝对汉官汉将的招降政策(3)

洪承畴传 作者:王宏志


永平降将马光远和主动投奔后金的大商人佟养性,在天聪七年(1633)正月也联名上疏说:

(对汉官)凡有过失者,即时处分;有谗言者,即时对明,使正人不得遭其诬陷,邪人不得行其奸险。

降清官员都有一种心理,担心新主子不予信任,把话说在前头,免受谗言中伤。皇太极对降将基本上是信任的,在大凌河战役之后,他得到大批明朝降将,这些人都忠心耿耿地为清廷效劳。皇太极所实行的许多政策大多是从降将献策中得来的。后金、清初几次进军关内,都有孔有德、耿仲明等降将随行。这些人长期在明军中服役,对明朝情况很了解,他们参与运筹,自然要起很大作用。后金和清招降明将,由女真或满洲人出面效果比较差;而以明将出面招降,效果就很好,许多明军将士看到大势已去,就在明降将的招抚下投到后金或清营。对后金或清军瓦解明军斗志起了重要作用。

皇太极曾经说过,作战的事他来指挥,政治制度的建设主要听明朝降臣的。这并不是虚设之词。如天聪九年(1635),皇太极想考察汉官治绩,以所管地区丁户的增减,作为赏罚标准,凡是人数减少三分之一者,即将辖官削职为民。马光远认为不妥,即上疏言明:

各堡逃亡,多寡不同,而管堡各官,功次不等。既邀国恩予世职,慨罢为民,众情惊惧。

他要求对这些人可以“免削世职,仍令戴罪视事”。皇太极采纳了他的意见。又如崇德八年(1643),皇太极准备将内三院迁到理藩院之外。降将祖可法、张存仁认为不妥,上疏说明内三院是朝廷重臣,不宜远离皇宫。他们建议把理藩院迁出,而将内三院仍和都察院一起留在原地。皇太极立即照准。皇太极对汉臣的重视,调动了汉臣的积极性,又吸引许多明臣来降。

皇太极是比较宽厚的,不少汉将犯罪应受处罚,有的甚至犯死罪,大多得到皇太极的赦免。相反的,明廷对将领处罚却十分严酷,任凭一些太监、奸臣,陷害忠良。袁崇焕对明朝忠心耿耿,为保卫宁远,费尽心力,连续大败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却仅因清军施了离间计,崇祯帝就对他产生了怀疑,既不调查,又不顾前功,立即将他逮捕,凌迟处死。两朝对待有怀疑的将领,处理办法完全不同。相形之下,皇太极自然是较能笼络人心的。

皇太极对祖大寿的处理办法,就十分大度。祖大寿以诈逃为名逃回锦州城中,名义上以充内应,实际上重回明营。但他却带话给清营,说是带去的兵太少不便献城,须等待时机。皇太极知道祖大寿变了卦,却并不声讨他,只派人送信,叫他“勿忘前约”。当祖大寿的降清被明朝巡抚邱嘉禾侦知,密报了崇祯帝。在这种情况下,祖大寿上疏自劾。崇祯帝为了笼络人没有降罪于他,还晋升他为左都督。清军先后多次致书祖大寿,祖一直没有答复。皇太极耐心等待,并没有明显表示对他不满;并在这时候,封祖大寿的子侄祖可法为一等梅勒章京,祖泽润为兵部右参政,祖泽洪为吏部承政;还把清军战事进展报给祖大寿,无非是希望他认清形势,助清讨明。祖大寿仍是一直没有理皇太极。但是,祖大寿并非明朝的忠臣,他对崇祯帝杀袁崇焕十分不满,担心自己有一天也会被崇祯帝所杀。所以,崇祯帝三次召他进京,他都不去。皇太极对祖大寿等了十年,费了很大力气,最后还是锦州城里弹尽粮绝时,他才被迫投降的。皇太极不但不责怪他,反倒说:

往事已不可追,此后当竭尽尔力以事朕,则善矣!

皇太极以这样宽广的胸怀,来争取降将,其目的是为入主中原作准备。正像他自己所说:

欲使人心悦服,以图大事耳。若人心未和,虽兴师动众,焉能攻城必克,野战必胜。

清朝从努尔哈赤开始,征战不休,涌现出许多猛将,如议政十贝勒、八大臣中就有许多是征明的勇将。但这些人大多“不谙国事”。诚如《清太宗实录》中所讲:

我国之攻城破敌、斩将搴旗者,实不乏人;守地治民、安内攘外者,概未多见。

在这种情况下,皇太极自然想从汉官中争取到治国安邦之臣,这是他的出发点,也是他制定争取降将政策的立足点。

值得注意的是,像李永芳、马光远、石廷柱、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等降将,在明朝并不是什么名将,地位也较低;但到了后金和清朝,受到重用,于是个个精明,献谋献策,对进占辽东已经立下汗马功劳。而要入主中原,就更需要具有文韬武略的定国安邦大臣。在皇太极眼里,洪承畴就是这样的人才。因此,清廷得到洪承畴的忠心归顺,就成为结束松锦战役之后的头等大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