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2)

好孩子需要”坏“父母 作者:(德)提·巴斯蒂安


一只雄性乌鸫幼鸟和一只雌性鹅的雏鸟之间的差别再也不能更大了 --雄性乌鸫幼鸟刚出生时还没有长羽毛,眼睛几乎看不见任何东西,没有方向感,没有行走能力;但是鹅自出生之日起就披着由自己的羽毛织成的“裙子”,它们会用自己的眼睛辨别方向,几乎是一落地它们就可以蹒跚着离开孵化自己的窝,出去觅食。著名的哲学家兼自然科学研究者洛伦茨 ·奥肯( Lorenz Oken,1779-1851)①曾经将这两种差异极大的动物类型分别命名为“尚需在窝中喂食的幼鸟”和“即将离窝可以自己觅食的雏鸟”。

人类的婴儿既不属于“尚需在窝中喂食的幼鸟”类型,也不属于“即将离窝可以自己觅食的雏鸟”类型。因为人类的婴儿在出生之日就可以用眼睛看东西了,而不是像乌鸫幼鸟一样,刚出生时是“盲人”--与“尚需在窝中喂食的幼鸟”不同,人类婴儿的感官系统从出生时起就可以有效地发挥作用了,在所有感官中,视觉处于核心地位。从这一点来看,人类可以说是天生的“视觉动物”。①

有一个事实大家或许都知道,新生儿与“第一关系人” (通常是父母 )之间的眼神接触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②现在研究人员已经搜集到了大量的资料, ③这些资料可以证明,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一直低估了新生儿的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事实上,人类的婴儿自出生之时起,就已经做好了与自己最重要关系人进行交流,尤其是和自己的妈妈进行交流的准备。“在人耳能够听到的声区范围里,新生儿可以通过声频对声音加以辨别,他们对声音产生的反应也具有‘选择性’。对于距离自己瞳孔 20厘米的物体,新生儿可以看得最清楚,这刚好是妈妈哺乳或用奶瓶给宝宝喂奶时,宝宝的眼睛和妈妈的眼睛之间的距离。 ”④眼睛是人脸的“核心”部分,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眼部的肌肉系统逐渐具有了表达思想和传送信号的功能 --每一种面具,即使是万圣节晚上的专用面具(这种面具紧贴在佩戴者脸上,风格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尽最大可能让他人无法辨认出佩戴者是谁),覆盖眼睛的部分都会被尽可能的减少。

一个光斑在与光斑亮度相同颜色不同的背景上移动时, 15天大的婴儿可以立刻注意到这一点,并且视线可以紧紧地捕捉住光斑 --这意味着, 15天大的人类婴儿就已经可以区分颜色并感知物体的运动了。外形相同的物体与我们眼睛之间的距离不同,但是它们在我们视网膜上却会呈现出一样的图像。尽管如此, 6~ 8周大的人类婴儿还是能区分出其中的差别,不会将两个外形相同的物体看成是同一个 --结合视差(因眼球运动而产生错觉,认为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趋同现象(两眼视轴间的内部角度)和横向差异(左眼视网膜上呈像和右眼视网膜上呈像之间的细微差异) ①等手段(视觉空间深层结构原理:人的左、右眼有间距,造成两眼的视角存在细微的差别,而这样的差别会让两只眼睛分别观察的景物有一点点的位移。人类之所以能够产生有空间感的立体视觉效果,恰恰就是受益于这种在医学上被称之为视差的位移),他们推断出自己看到的不是同一个物体。三个月大的婴儿已经可以将眼睛聚焦于(或“用锐利的视线盯着”)自己视觉范围内的任何一点 --像 F.W.德内克医生描述的一样,这时的孩子可以“想看见什么就看见什么”。②

人类婴儿的感官系统发展得快速且健全,但是他们运动机能的发展状况却完全相反 --整体状况只能用非常缓慢来描述。为此,人类的婴儿被称为是“次生尚需在窝中喂食的动物”。①地球上再也没有任何一种生物需要用如

此长的时间来练习“独立自主”(完全按照字面理解这个词,独立自主,用自己的双脚站立起来),学会“用自己的双脚站立行走”。更不用说,在有些特殊的文化群体中,大人们会用绷带将孩子缠住(“包扎”)或者使用其他类似的手段(如使用“蜷缩床”),以此限制孩子的行动能力, ②这会让婴幼儿花费更多的时间才能学会站立。和学习站立一样,“人类的婴幼儿还需要经历不同的生理发展阶段 --开始学习走路、青春期 --直至成年。人类完成这些发展过程所需要的时间与黑猩猩幼仔相比足足多了一倍。 ”③

人们将不会走路的小孩子称为“需要被背着或被抱着的人”。在这一段时间里,孩子最先需要认识到的事情是,他们需要紧紧地依赖周围与他们相处的人。因为唯有依靠这些人提供的物质和情感方面的“养料”,他们才能够存活。当孩子有自我行动能力的时候,上述情况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孩子的视觉和发育成熟的运动机能相互合作,这种合作产生的后果就是小孩子的好奇心被完全地激发起来,他们轻举妄动的机会也会增加很多。在这种情况下,周围人会因他们的行为而感到担心,但同时又带着好奇。周围人与他们之间的眼神交流会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表达周围人想要表达的意思:“不要再那样做!”当孩子围绕着有犄角的物体来回爬走,或者做一些其他的具有潜在危险的行为时,周围人总是会小心翼翼地守护着他们,用眼神制止他们的行为,以防他们受到伤害。

“宝宝在拐角处爬行:前面是自己的妈妈。如果我转身朝相反的方向爬,她还会留在那里,张开手臂等待我吗?宝宝总是不停地测试自己的妈妈,快爬到妈妈的面前时,他们突然转身,看妈妈是冲自己微笑,还是使用蛮力制止自己接下来的行为。在这个爬行的过程中,宝宝会感觉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了,而不是只能依附于妈妈的‘软脚虾’。即使妈妈在厨房里,我也可以安然地在客厅里度过自己一个人的时光。其实,宝宝在这样做的时候,他们的心中一方面充满了勇气和征服欲,另一方面也还带有恐惧。他们也会害怕接下来的冒险行动,并担心自己找不到回去的路了。宝宝从小就经历了人际交往中的基本冲突:一方面希望能够进一步‘向外’发展,能够不依赖于他人;另一方面他们又渴望能够回归到大人们的怀抱。自我意识形成和思想交流之间的固有冲突是发展心理学的重要内容,这种冲突会一直伴随着宝宝的成长过程。但是无论如何,宝宝都必须自己踏出人生的第一步。至于如何克服或解决这种冲突,宝宝的做法和尺度则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我是如此虚弱,我应该听妈妈的话,否则我会和她走散;或者我可以拒绝她的帮助,自己做出一番‘有成就’的业绩来?孩童早期的自我意识形成步骤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这个过程与孩童的肢体运动机能和运动兴趣无关。 ”①

有些基本冲突是对孩童的成长发育有利的,著名的心理分析学家米莎 ·希尔格斯( Micha Hilgers)曾经对此进行过专门的描述。在幼童研究学中,有一个简明扼要的概念叫做“安全堡垒”(或者“安全基地”),是幼儿对父母尤其是母亲依附模式的一种 --依附人物所起的心理作用在于成为幼儿的“安全基地”,借助此基地,幼儿方可能探索世界 --其实父母尤其是母亲作为“安全基地”的时间并不只局限于人类的“婴幼儿时期”。小孩子总是在冒险,试图尽可能地远离自己的妈妈,带着好玩的心态去认识这个陌生而又新奇的世界,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妈妈就在自己附近,她总会保护自己,并在适当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在独自去认识周围世界的同时,他们会不时地去确认自己的妈妈是否还在旁边守候着自己 --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两次确认之间的时间间隔会变大。一旦发现自己的妈妈不在那里了,自己的期望落空了,他们会停下自己的探索行动,开始号啕大哭。这种行为模式并不只是人类小孩的专利,通过对其他灵长目动物和高级哺乳动物的观察,以幼小的狮子为例,“它们跑到附近的小溪中,用自己的爪子拍打水面使水面发出声响,追逐着水波前进嬉戏;它们互相追逐,和其他的同伴打着玩;发现了新鲜有趣的事物后,它们可以连续玩上几个小时。这一切都是小狮子们生活的真实情况,但出现这一现象的前提条件是,小狮子们的妈妈必须是在场的,母狮在一旁守护着它们,它们的安全有保障。 ”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