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心中有爱,才会人见人爱?

励志作家教错你的58件事 作者:郑昭仁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心中有爱的人,他的作为一定偏向“善”,但是要说心中有爱的人一定人见人爱,这又容易让人陷入自以为是的迷失当中。回想一下,在你身边是不是有这样的人,他总是给人相当有爱心、和善的感觉,但是你身边的人甚至你自己,会不会偶尔觉得这种人其实很伪善?一个言行上经常表现很苛刻的人,会不会在适当的时候伸出援手?

现实点来说,想要人见人爱并不见得要有慈悲的心,有些人靠的是权力,因为他与对方的利害关系,使得对方愿意表现出他很受爱戴。也有人靠的是企图,因为想要达到某个目的而表现出人见人爱的样子,严格来看,“心中有爱”跟“人见人爱”其实是两码事,演员也不见得是人见人爱,谁知道荧幕背后她的真实个性是什么样的?换个角度来看,充满爱心的人也不见得形于外:老师很可能为了让他的学生学习正确做人处事而始终表现出非常严厉的态度;法官为了维护社会法理而必须铁面无私,他们都不见得会让外人知道心中真正的想法,甚至被外界误会,但是他们知道自己的出发点是为了大善,所以他们愿意这么做。像这样身份和想法的人,我们能说他心中没有爱吗?然而他的无私却不见得被外人所理解。

我有一位朋友,他的身份是国中老师,私底下他也会彷徨自己教育学生的态度会不会吃力不讨好,因为他觉得全身心放在教育工作上,但是学生不能理解,总认为他的教育方式太过严苛,回家之后向父母抱怨,惹得不时有学生家长到学校来找他沟通,连带同事们也以为他的教育方法有问题。他也很想做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师,但是自认为那不是他的个性,也发现自己严厉的管教方式的确让学生的课业水平维持在了一定程度上,偶尔他会想,明明大家都是领一样的薪水,别的老师可以多一点掌声,为什么自己却得到骂声

连连……

听完他的抱怨,我告诉他,其实不是每个心中充满爱的人都一定会获得认同,老是想着赢得共鸣,也就没有办法全心付出,所以不管从事的是什么工作、面对的是怎样的人,需看你最终的目的是要人见人爱,还是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个性。做老师的不管严厉或慈祥,都还是会有人觉得那才是老师本色,所以不管改变不改变,都会有褒有贬,不如想清楚怎样能比较贴近自己的原则,因为改变自己,实在太辛苦了!他听完我的看法,并没有表示什么意见,但是日后他确实可以在心态上找到平衡点,比较不会有情绪了。

一个慈眉善目的人,当他显露出言行上的缺失时,也许就会饱受批评。显而易见,一个人是不是讨喜,其实最终不在于他的表现,而在于大家的看法。与其强迫自己变成一个众所期待的人,不如去找出一个让自己和大家都能接受的平衡点,因为要做到十全十美实在太难了!

耳提面命

不管改变不改变,都会有褒有贬,不如想清楚怎样能比较贴近自己的原则,因为改变自己,实在太辛苦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