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代窦光鼐(28)

大清一品 作者:张军


二月二十一日,平阳县夜空晴朗,繁星满天,月淡风静。县衙二堂之上,数不清的算盘珠子噼噼啪啪乱响,清脆的拨算盘声半夜里传出去老远。曹文植坐在正座之上,旁有福崧和温州知府范思敬在下首作陪,品茶聊天。曹文植带来的账房高手与刘录勋在下面对账盘查,忙得不亦乐乎。

到凌晨寅时二刻时分,曹文植谈意正浓,对着福崧高谈阔论,福崧也时不时的插两句话,二人谈得十分投机。那范思敬天生是个早睡早起的人,每日里二更始睡,五更末起,此时眼看着天都要亮了,实在有些熬不住,勉强支撑着不住地点头打盹,竟渐渐打起呼噜来。堂上算盘声、报账声、清谈声、呼噜声响成一片。福崧看了看范思敬,皱皱眉头,正要推醒他。旁边曹文植笑道:“让他睡吧。这五天来他睡的比咱们迟,起的比咱们早,点名清册安排车驾都要靠他,也的确累了。”

胆敢在钦差办差时睡觉,这个罪名说大也大,说小也小。福崧知道曹文植生性随和,是个出了名的老好人,看了看那范思敬,对曹文植道:“大人宽厚仁慈,这些下官们更是该尽心办事才对。”

这时,堂上纷乱的声音突然消失,除了范思敬的呼噜声尚在堂上回响之外,一切声音都没有了,犹如遁入地缝一般。范思敬也嗓子眼里咕噜一声,从梦中醒来,见堂下所有人都停了手,曹文植和福崧二位大人直盯盯的看着他。急忙翻身离座跪倒在地道:“下官死罪!望大人宽恕!”

二人尚未说话,此时一位员外郎捧着账册走上来大声报道:“曹大人,福大人。平阳县三十九仓、两个银库都已彻查盘结,账实两清。该县库帑存银二万二千四百三十一两二钱三分,仓储存谷三千三百九十六石七斗五升,谷银共计两万九千五百六十四两四钱零分五厘,亏缺银两为三万一千六百二十六两五钱九分五厘。”

员外郎大声说完,堂上一片死寂,众人都静待曹文植发话,单等着曹文植来宣布平阳银库谷仓已经清盘完毕。沉寂了一小会儿,曹文植朗声笑道:“窦光鼐所参平阳县亏空十多万。而本官在平阳县亲自坐镇盘查审计的结果却是:平阳县仓谷加上库银,实存加上账面也不过六万挂零。哪里来的十多万的亏空?”

曹文植此话一出,众人都舒了一口气,刘录勋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福崧紧绷的神经也松了下来,跪在地上的范思敬道:“曹大人超智拔群,运筹帷幄,英明决断,浙江之账库必能分毫不差的查清。”

范思敬话音刚落,一名衙役跑进来报道:“吏部侍郎兼浙江学政窦大人来平阳查库!已经到了县衙门口了!”

曹文植与福崧不约而同道:“他怎么来了?”

只听外面有人哈哈笑道:“来的正及时,曹大人和福大人刚刚查库完毕,我窦某人正好复查。”人随话出,窦光鼐大踏步走进二堂来。众人一听此话,顿时炸了,堂上一片嗡嗡议论之声。

曹文植不高兴道:“窦大人,你是开玩笑吧!我与福崧查库盘亏是奉皇上的圣旨,办的是皇差,岂是你能复查的?”

“曹老弟难道忘了?皇上已下明旨,使你我共同秉公彻查浙江账库,并授我前往全省州县任意调取案卷的权力,盘点仓库任何人不得阻拦。奉皇命指挥牧役胥役,任何人不得违令。”

“老窦,皇上是让你协同我查库的,不是让你来捣乱的。平阳县之库已经查毕,不用你复查!你若不听本官所劝,我让你立时登诸白简。”

“呵呵!曹大人要参我啊!好!既然你要参我,我更是非复查不可!要不岂不是让您参之无凭,我也于心不甘!”

曹文植哭笑不得:“好了,好了!窦兄,不要闹了,我也不参你啦!你也不要复查账库了。”

“曹大人,老兄我有一事不解,既然都是办皇差,都是为了盘清亏空,为何偏不让我复查?”

“浙江全省十一府七十六州县四百一十二座粮库一百六十七座银库账本不计其数,你一个人能复查的过来么?皇上可是要两月查完全省,立即上报的呀!”

“老弟,我知道平阳县五座粮仓你只实查了两座,两座银库你只实查了一库,其余皆以账目为主。你这样的查法,老哥我不敢苟同。曹大人尽管去查,我不敢耽误你的差使。复查我能查多少县就查多少县。今个儿是第一家。”说罢,回身对堂下各属官役吏道:“各位听了,皇上赐我指挥浙江通省凡八品及八品以下官员,以及任何未入流之役胥。凡胆敢抗命不尊者,格杀勿论。”

福崧实在忍不住了,一拍桌子喝道:“窦光鼐!你也太猖狂了,连钦差也不放在眼里!”

“福大人说得对,我窦某眼中只有皇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