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代窦光鼐(27)

大清一品 作者:张军


刘录勋听罢,心生羡慕,不由得口气缓和了许多:“刘某愚昧,学不会那些聚敛之术,还要请老哥指教。”

黄梅见刘录勋方才的气焰已经少了七八分,眼中逼人的光芒也暗淡了,遂笑呵呵地拉住他的手道:“我这里有两件法宝,你若得知,今后在浙江官场一定是如鱼得水,前程无忧。”

“黄大人且慢讲,你这两个法宝不是白送的吧!”

“老弟,果然聪明。”

“您要我接下这十六万五千多两的亏空?”

“错!这些亏空已经与我无关,你接了,我可以丁忧回家;你不接,我照样回家丁忧。三年之期一天也不能少。”黄梅伸手在怀中摸索了一会儿,取出一只嘉乐梅花斑紫玉鼻烟壶,倒出些鼻烟,使劲嗅了嗅,大大的打了一个喷嚏,才接着道:“我黄梅在平阳县一呆就是八年,盘根错节,故友甚多,但仇人也不少,我走之后,恐怕有人秋后算账,找我的麻烦,还请老弟多担待。若有造祸之人,必加以严惩。”

“攻守同盟,互相利用。”

“呵呵!言重了。今后平阳县便是你我之平阳,你在明处,我在暗处,同治一县。我保你前程,你除我后患!”

刘录勋低头默想了一会儿,猛抬头咬着牙道:“好,就此成交。黄大人,那两个为官法宝究竟为何物呢?”

“第一法宝,便是浙江按察使福岜!”一个人一边说着一边从侧厅走进来。刘录勋见那人面皮倒也白净,四方脸,细眉小眼,像个文弱书生,走路稳稳当当,显着十足的自信,但穿着邋遢,一件黑羊皮酱色马褂,上上下下全是褶子。这个人走过来,自己搬把椅子大大咧咧坐到刘录勋身边。

黄梅指着这人介绍道:“这位是我的首席师爷石太生,通天时晓地理,才学过人,学识渊博,有机变之智,怀沉稳之机。多亏了石师爷,我才能在黄梅稳坐八年。只是委屈了他。我多次要将他荐到省里去,石先生都婉拒了。”

刘录勋见黄梅将石板师爷夸的露骨,而石板师爷稳坐太师椅,面不改色,连句谦逊话也不说。刘录勋本就是好胜之人,便想出个题难难他,杀杀他的锐气,突然想到福邑是福崧的亲弟弟,心中一动,问道:“石先生,您与福岜有何交谊?”

“我怎能高攀上福岜大人。我家老爷与和亲王府里当内府二管家陈凡荧是姑表亲,陈凡荧又与福岜是拜把子兄弟。当年福岜在京中的时候,每年的冰炭敬我家老爷都是头一份。福岜对我家老爷甚为赏识,二人是极相与的。背靠大树好乘凉,他将您荐给福大人,福崧与福岜都可为你撑腰,再凭着您的才能,升迁指日可待。”

刘录勋一听能靠上福岜和福崧这两棵大树,心中已经有些活动。他收起那倨傲之气,起身一揖道:“多谢石先生为刘某指了条明路。那第二宝,又是什么?”

“第二宝,便是新账旧仓,以虚顶实之法。用了此法,这十六万两万空,也能瞒天过海。除非是神仙,凡人任谁也难查得出来。”

十八刘录勋与石太生、黄梅达成交易,刘录勋愿接下十六万两亏空,并全力遮掩黄梅任上一切违法之事。刘录勋则学到两个本事,一个叫做奉上钻营,一个叫做瞒上欺下。有了福岜的照顾,石太生和黄梅的出谋划策。刘录勋在平阳县过得还真是自在,不到两年,虽未打闹下十万雪花银,私囊之中也充盈不少。

乾隆五十一年二月。就在四年前的这个月,黄梅、许文成、冯万行三位知县在平阳县衙内共商对付查亏之策。三年后的此时此地,却是刘录勋迎来了查亏的钦差。

户部尚书曹文植,侍郎姜晟,以及司员王庆长、清安泰四人兵分四路对浙江十一府七十六州县进行详查。曹文植负责查对嫌疑最大的嘉兴、温州与台州三府,三府之中先查温州五县,五县之中先查平阳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