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苹果风暴 作者:(美)林志共


移动互联,苹果超越微软

2010年5月26日,苹果以2221亿美元市值超越微软,荣登全球最大科技公司的宝座。苹果凭什么能超越微软?当多数企业家把微软和比尔·盖茨作为自己膜拜的偶像时,微软怎么会被其他公司超越?

蝎子乐队(The scorpions)有首《变幻之风》(Wind of Change),风靡一时。是的,时代之风变了。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我们已经?经?历了个人计算机时代向互联网时代的转变,而今,互联网时代又正在向移动互联网时代进行转变。

十年前,没有人会把苹果与微软放在一起比较,因为两者的差距实在太过悬殊。2000年1月,作为个人计算机时代领袖企业的微软市值为5560亿美元,而苹果市值只有156亿美元。十年中,苹果市值飙升14倍,并超越全球第一大高科技公司微软,以至于有人评论说:“这是硅谷最重要的事件。”华尔街则认为“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又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苹果市值超越微软本身真像评论说的那样重要吗?它成功超越微软后,又将开启一个怎样令人眼花缭乱的新时代?

也许就像史蒂夫·乔布斯所说的,苹果市值超越微软事件本身“并没有任何真正意义”。而人们之所以高度关注这一事件,是因为在他们看来,苹果怎么可能又怎么可以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戴尔公司总裁迈克尔·戴尔早就说过,要是他是乔布斯,他会关闭公司。可是,苹果却在乔布斯的带领下,以一种复仇者独有的高姿态站在了微软之上,也许正是因为对苹果的这种“纠结”情绪才让人们更多地关注了这一事件。

与微软相比,苹果的成功路径是那么与众不同与特立独行,它曾遭受几乎所有人的嘲讽与否定,但最终却取得了成功。

在苹果成功之前,微软已经?对成功做出了完美的诠释。一家成功的公司,必然是一家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公司。在技术浪潮的推动下,微软总是把技术看做公司唯一可长期延续的财富和优势。无论是微软早期研发的DOS系统,还是后来推出的Windows NT、Windows 2000、Windows XP等软件,微软都是靠技术领先抢占的市场。毫无疑问,比尔·盖茨是一个技术天才。

微软成功的商业模式也被后来者纷纷效仿。微软采取的模式是“组装模式”。当微软研发出自己的操作系统后,它把自己的操作系统授权给所有的硬件厂商。正因为这种开放的策略,才让微软迅速发展起来,并在行业中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当比尔·盖茨凭此荣登世界首富的宝座时,没有人怀疑这种“组装模式”是世界上最赚钱的商业模式。

但比尔·盖茨引以为傲的“组装模式”和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微软的“高科技”却是疯狂的乔布斯所最不齿的。

乔布斯从来不会热衷任何技术。事实上,在最近的四年时间里,苹果用于技术研发的费用只有46亿美元,而微软却达到了惊人的310亿美元。但仅仅是这46亿美元的投入,却让苹果年营业收入从250亿美元增长至430亿美元。

比起技术创新,乔布斯更在意的是产品的外观以及客户在使用时的体验。无论是风靡全球的iPod、iPhone,还是iPad,如果纯粹从技术上讲,它们并没有十分突出的特点,也没有什么其他公司不能攻克的技术难题。但它们却告诉了比尔·盖茨们:播放音乐的“小东西”可以像艺术品一样精致、美观;电脑可以没有鼠标和键盘;手机外观可以很个性化。而且,苹果研发的所有电子产品都像“烤面包机”一样傻瓜,没有复杂的操作程序,只要一个按钮就可以运行。

当苹果凭借“美观 傻瓜”赢得用户的心时,显然,苹果比微软更先懂得了满足“消费者需求”才是一个公司安身立命的根本,而不再是微软所一直迷恋的技术。

与微软的“组装模式”相比,苹果一直走的是一条全封闭的道路。他们自己研发硬件和软件产品。为了不让苹果产品插上其他厂商的设备,乔布斯甚至在研发Mac机的时候使用了一种特别的螺丝将机箱紧紧锁住,普通螺丝刀根本无法打开。对此,曾有评论说:“乔布斯不想看到自己创作的产品被低水平的程序员任意破坏,这种行为就如同一个普通人在毕加索的??上添上几笔一样。”

这种发展模式被认为是苹果“死掉的征兆”。但是,叛逆而固执的乔布斯并没有改变苹果全封闭的产品模式。iPod采用的是同样封闭的系统,苹果自己研发软件、硬件,以及提供内容。

恰恰是饱受质疑的全封闭模式让苹果成为了超越微软的苹果,甚至微软在数年后都学起了苹果的全封闭研发模式。

2001年,苹果发布iPod,随后推出数字音乐商店iTunes。iPod用户可以通过连接iTunes,下载音乐作品。而没有iPod的用户不可能从iTunes上下载音乐。同时,iPod也不兼容除iTunes以外的音乐。正是因为这种封闭性,让很多人坚信iPod必败。但封闭的iPod却取得了空前成功。2001年以来,凭借iPod,苹果创造了148%的营收增长,而苹果公司的iTunes也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在线音乐商店,占据70%的市场份额,这条无限长的“尾巴”为苹果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

iPod的成功,证明了封闭、垂直模式的成功。这种封闭模式成功的背后恰恰是乔布斯“完美主义”的胜利。与不稳定的“组装模式”相比,人们自然更倾向完美的苹果产品。

接下来的iPhone和iPad,苹果也都采用的是自己研发的硬件和软件系统,苹果只是将少数应用软件对第三方开放。

当苹果在软件和硬件领域取得双丰收后,当初失败的全封闭、垂直模式开始成为人们竞相追逐的新“偶像”。拥有数十年硬件业务但很少涉足软件领域的索尼公司开始筹备自己的软件研发小组。在接受采访时,索尼公司的CEO公开承认:“iPod是索尼公司的催醒电话。在软件方面,乔布斯比我们更聪明。”随后,诺基亚、三星等巨头,也开始效仿“苹果模式”,纷纷高调推出自己的应用程序。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微软也改变了自己“组装模式”的商业模式,学习起了苹果,推出Zune音乐娱乐项目。微软Zune音乐系统的推出已经?清晰地传达了这样的信息:苹果“封闭、垂直”模式战胜了微软的“组合、水平”模式。

苹果与微软的不同当然还有很多,比如苹果的酷文化、乔布斯管理人才时的威胁做法以及苹果的营销模式等。而这些都曾遭到专业人士的质疑与否定,但苹果同微软一样取得了成功,而它特立独行的做法则恰恰为其提供了成功的可能。

显然,在未来发展上,苹果凭借iPhone和iPad的成功已经?证明“全球科技含量最高的产品已经?不在你的桌子上,而是在你的手中”。但在这个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微软却没有推出任何有竞争性的产品。事实上,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苹果已经?把微软远远地落在后面了,微软已经?不再是苹果的竞争对手。

这才是苹果市值超越微软的真正意义所在,就像乔布斯所说的,“时代变了”。而苹果显然在这个新时代比微软掌握着更重要的话语权。这也正是我们认为苹果成功的真正所在,也是苹果成功超越微软的真正价值所在。

但苹果是如何做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掌控话语权的?在这个新时代,苹果的敌人又是谁??它是否会像微软在PC时代占尽优势一样,失去下一个时代崛起的黄金机会?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切开“苹果”,直指内“核”。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