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赏心乐事乔家苑(23)

作者:薛冰


伍掌柜应着,转身向门外吩咐了伙计,这才陪着坐下,请二位用茶。那边伙计已捧着一只紫红刻漆方盘上来。伍掌柜接了托盘,放在手边茶几上,取了盘中手卷,双手奉与乔二少。乔二少看那手卷,装裱得十分精雅,非同常物,也不敢大意,起身将手卷平置于长几上,抽开骨签,轻轻拉展,只见是一帧帧清丽的法书,裱成长卷。起首一位书家署名卫铄,当是王羲之少时所师从的卫夫人了,第二件又是唐代名伎薛涛所录曹植的《美女篇》,第三件是传说能日写《唐韵》一编的吴彩鸾手迹。他心中不禁暗暗奇怪,周明山怎么会看中这种东西,再看下去,还有宋人胡惠斋、张妙净和朱淑真,元人管仲姬,明人柳如是和叶小鸾,都是历代著名的女流。末后一跋,署名是秀水蹇媛女史,叙其多年苦心搜求,终于得到前辈女书家的佳作十一件,除上述外,还有唐代长孙皇后、元人曹妙清、沈清友的墨宝,却没见裱在此卷上。这位蹇媛女史,乔世钟倒有些印象,似乎是厉樊榭的《玉台画史》中,录有她的事迹,说她姓徐名范,是徐真木之姊,善书之名,在真木之上。观此跋语,果有王羲之《圣教序》的笔意。

乔二少看手卷之际,周明山却想起,日前在店堂柜台面上的零散饰件中,见过一件碧玉珠串,当时觉得珠面上雕凿的花纹颇别致,因价值不高,没有细看。他遂与伍掌柜打了招呼,转回前面店堂中,临街面的柜台上,搁着个旧木盘,隔成八八六十四格,分别盛放着些金石小件,都是不值价的小玩艺,那珠串尚在,伙计报价,不过六元。周明山取在手中,迎了亮仔细察看,色质明艳光润,有几粒虽见黑点,但点状浑圆,实是翡翠而非碧玉;所雕也不是寻常花卉,而是动物,有龙有虎,有马有牛,通体盘成珠面,构想精巧而雕工精湛,一串十二粒,竟是一套十二生肖。他又瞥见另一格中,有两枚小指甲盖大的青铜花钱,一枚钱文是“皇帝万岁”,另一枚是“重臣千秋”,便让伙计一起送到后面去。

乔世钟已将手卷收拢。周明山笑道:“常言道字如其人,见其字亦如晤其人,二少顷刻间得会五朝佳人,不亦快哉?”

乔二少疑惑地问:“像这样的东西,大约也只能充作玩物罢了。”

周明山点头:“二少所言不差。但世间好玩之人甚多,投其所好,便是生意之道了。”与伍掌柜结款,竟付了三百六十两银票。那珠串和花钱,伍掌柜也看出周明山是为乔二少挑的,执意不肯收钱,说是小小不言的玩艺,乔二少不嫌菲薄,权当做个见面礼。二少还要推托,周明山便代他收下了,说:“我今日借花献佛。两枚佩钱,预示二少前途无量,以千秋重臣,保皇帝万岁;这一串十二粒玉珠,祝二少来日生得五男七女,家族兴盛!”

伍掌柜也乐了:“周先生到底是京师人物,看这话说的,连小号这两件微物,都沾了光了!”

周明山和乔世钟辞出奇玩阁,又去集粹斋,取了十来柄明清文人学士的书画成扇,去迪华斋,取了几本旧拓,几轴字画,去乐古斋取了几盒瓷器。各店中看周明山如约前来结款提货,也就把他被骗银票的传言,当作故事了。本来周明山还在博雅斋买下了几件青铜器,但他今日没有去结账,因为那几件东西,远不及饮水楼上的几件,而价格上已经相近,倘让乔二少看着,他心里一定会不舒服。

看看时已近午,周明山定要邀乔二少上夫子庙茶酒楼小酌。乔二少也不推辞,二人遂沿贡院西街南行,不数步已抵泮池边。这金陵夫子庙前的泮池,不同他处,即以十里秦淮为泮水,河水直接流经月牙形泮池,颇有源远流长的意味。秦淮北岸,一路多为茶楼酒馆,周明山选中的,则是泮池东面一箭之地,利涉桥边的问渠茶楼。不问可知,这茶楼得名于朱文公“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名句。

问渠茶楼与左近的问津、问柳,并称夫子庙“三问”,都是创立于国朝之初、已历二百余年的老字号,也是金陵文人雅士日常的聚会之所。二人迳入后进雅座,选了一张临窗的桌子,窗下就是波光粼粼的秦淮水。周明山点了几样清淡的菜肴,几样爽口的点心,烫了一斤绍兴酒,泡了一壶龙井茶,二人边吃边聊,耳边隐隐传来绵软香艳的歌乐声,自是出于南岸妓家与河中画舫的了。

周明山感慨道:“我也算行走南北大半辈子的人了,这贡院与妓院隔水相望,只有金陵一地如此。金陵士风,亦不当如此浇薄呀?”

“这却与金陵士风不相干,流连其中的,多半不是金陵人。”乔二少解释说,金陵贡院作为江南乡试的考场,江苏、安徽两省,有几近两万名士子前来应试。虽说科考三年一度,在该年的八月举行,习称“秋闱”,但预考则在这年的二月,所以外地考生多在前一年即到金陵温习备考,一则可以读到选家所编的最新课卷,二则可以交流切磋提高应试能力。科考结束后,家境富裕的考生,往往还会滞留金陵一段时日,一则总结考试成败的教训,二来也放松一下紧张过度的身心。这一提前一滞后,待在金陵的时间往往将近两年。更有考不取也不回家,长年居住南京一科接一科往下考的。这一批人的学业、居住、饮食、交际、娱乐,直到落魄考生的抵押典当文房器物,便促成了夫子庙南对妓家、北邻商家的格局。如今朝廷停了科举,不知这夫子庙的繁华,会不会也由此衰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