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拯救世界”不是个笑话:小我的社会观(2)

无法独活:致喂大的年轻人 作者:王千马


查理的预言与哥本哈根没有童话

迈克尔·杰克逊,让我想到了《2012》里的那个疯狂的播音员查理。

就跟杰克逊一样,查理在现实当中是个不被人理解的疯子。他告诉《2012》里闯到黄石公园的主人公帅哥,由于自然环境和资源长期被人类掠夺性破坏,地球自身的平衡系统已经面临崩溃,人类即将面临空前的自然灾害。查理说有些国家已经在联合秘密研制并建造可以躲避这个灾难的方舟。当然,他的话被一笑置之。

时间真的发生了。玛雅人说,“2012年12月21日的黑夜降临以后,12月22日的黎明永远不会到来”。这也许是指的人类的更新,但电影中,或者一般的读解中被理解成了末日。于是山野崩断,火山喷发,硝烟四起,熔岩滚滚……查理背对这片将要毁灭的世界,继续着自己激情的演说,在生命最后的一刻这个疯子没忘了青史留名的渴求,他用自己的无线电台向世界狂喊:“记住,第一个告诉你毁灭消息的是查理!查理!”

查理的预言是否实现,最关键的并非在2012将发生毁灭性的大事件。落实到现实,人们的理性是否能控制自己的贪欲,能否丢弃利益之争,为日益恶化的地球环境做一些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影响巨大的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人是一种永不会满足的动物,因此必须由社会规范来限制人的欲望。人有双重性质,一重是肉体欲望,另一重是经过教化的个性,第二重才使得人成其为人,因此是更重要的一重性质。他甚至认为,这种教化与规范一定程度上对人欲望的压抑,是无可厚非的。“完全没有这种压抑,社会将不成其为社会。”

在古希腊,有疯狂的汪洋恣肆的狄奥尼索斯式的酒神精神,有平和静美的阿波罗式的日神精神,后者才是我们真正值得提倡的建设性的精神。

2009年最后的一个月,世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哥本哈根这个“童话之都”。世界气候峰会在这里召开,所有参与的国家都希望能够看到一份协议的诞生,因为京都议定书将在2012年失效。从两年之前印尼巴厘岛的会议开始,到了这次哥本哈根,与会人士最后失望了,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并没有达成。

哥本哈根没有童话。拯救地球,挽救人类文明,已经不是好莱坞大片里的荒诞情节,而是我们每个人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这个时候,查理那声嘶力竭的声音似乎又响了起来。但我相信,没有人再简单地把他看作疯子。

把问题推给政府,其实也是一种简单粗暴

我们关注的1975年到1985年阶段的同龄人,正是传统上成家立业的关键时期。有没有想象过如此的场景:你背负巨大的压力,贷款买了一套房子。却突然得知,自己家的房子旁边,正建设着一座垃圾焚烧厂。你该怎么办?

垃圾问题,从最初的恶臭满天的生活问题,到后来变为垃圾围城的环保问题,再到现场突然成为关系各方利益的敏感的社会公共议题,这是很多人包括垃圾专家不曾想到的。

“我感觉,今年将是垃圾问题大爆发的一年。”冯永锋对未来的形势感到担忧。“如果政府还不当机立断,把垃圾分类等源头的事情做好,将来是死路一条。”

2008年8月30日,难以忍受恶臭的北京高安屯数百居民手持标语、戴着口罩,走上常营和管庄附近的街头,并拦截垃圾车,抗议相关部门的推诿搪塞。由于北京奥运会刚结束一周,该行为引起国外媒体的极大关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