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向教育要什么(9)

无法独活:致喂大的年轻人 作者:王千马


而“为自己的学习”,乍看之下,和公司没什么直接关系。事实是,你必须保证你的这种学习不会影响到你的工作,否则没有几个老板会容忍你;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种学习和你的职业发展定然没有关系。

这种学习,没那么功利和现实,因而更容易让人感受到自由和快乐。学什么完全凭我们的兴趣。如果我们愿意,去销品茂的“魔术主题店”里报个初级班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值得参考的是,一个教育学界的发现,那就是,学得少,不如学得多。

还记得我们中学的时候么?一个星期要上四十节课、涉及起码八门学科,如此繁多而互不相干的知识,我们却通常都能应付自如。为什么?因为搭配。研究表明,与其单学一门数学,不如让数理化相辅相成;而理科真正学得好的人,文科也绝对不会太差。我们现在的大脑,和那个时候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因此,在学习上,我们要学会“搭配”。

比如,体力搭配脑力。如果你选择学习法语、日语或德语作为“二外”,每个星期起码有两个晚上的时间要和异国的语音语法打交道,那么,劝你不要浪费你的健身卡,在剩下的几个夜晚里,抽一两天去健身房。跑步太累人,器械太无聊,那就去跳操,最好是你不太熟悉的、最新引进的健身操。新颖的运动方式会让你身体健康,同时也会刺激你脑神经,增强你语言学习的能力。

再比如,严肃搭配娱乐。如果你那段时间要上紧张而重要的职业培训课,还时刻担心着课程结束后的证书考试,那么,你不妨同时上一些轻松娱乐、有益身心的班,比如烹饪,比如中医,比如拉丁舞。正所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不管是为了工作而学习,还是为了自己而学习,只要你重拾学习,很快就会体验到那种久违、只有学习才能赋予人的快乐:就像在语文课堂上,老师要你背诵《过秦论》,你自信开口、一泻千里,心中感受着被同学赞叹的得意和华美文字所带来的震撼;就像在化学实验室里,你要用一个小试管凑近酒精灯以检验高锰酸钾加热后排出的氧气是否纯净,心中盛满了紧张和期待;就像高中时,你花了一个小时终于解出了一道变态的物理题,那一刻几乎想流泪的激动和骄傲;就像你数学始终不好,在发愤图强地做了一个月的参考书试题后,终于在测验中拿到一个90分的成绩……

而这只是浅层的快乐;渐渐地,我们会体会到更深层次的幸福感。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孔子的那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应该有新的解释。人们对此通常的解释是:学了之后及时、经常地进行温习和实习,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吗?但你发现,那个“习”字,也可以当做“习惯”来理解。这样一来,这句话的意思就成了:当学习渐渐成了一种习惯,那是多么快乐呀!

事实是,当学习真的成为一个人的习惯,那他的人生很容易就被快乐填满。

他很难感到无聊。即使是在飞机场等待误点严重的班机时。报纸上的几道数独题,就足以让他兴趣盎然,几个小时,一晃而过。

他很难感到愤怒。不管和什么人相处,他都能想到“三人行,必有吾师”的古训,然后努力挖掘对方身上引人入胜、值得学习的知识或特质。

他很容易找到内心宁静。即使在上海陕西南路那样人流如织、众声喧哗的闹市,他也可以躲进季风书园那样的地方。先在书店里挑上几本书,再在雅座里点上一壶茶,然后,安安静静地看上两三小时的书--一个星期有这么一次,就足以让生活清风四溢。

事实上,学习的方式千万种,必有一种适合你。你也许讨厌数学,讨厌读书,讨厌和陌生人交谈,讨厌坐在教室里,讨厌这个讨厌那个,但是,旅游你总喜欢吧?

所谓“行千里路,破万卷书”,旅游一向被认为是和读书一样好的学习方式;而更妙的是,旅游是如此美好,以至于人们常常忽视了它的学习功能,然后在不知不觉中,收获了许多以前不曾知晓的常识和道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