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悲哀之龙(2)

龙凤之国 作者:(日)陈舜臣


    就这样,在河畔享受着水的恩惠,从事原始农耕的部族将蛇作为图腾。他们逐渐扩大势力范围,在这过程中又逐步吸收了附近其他部族。

    为何这么说呢?拥有耐腐又能大量储存谷物能力的部族,当生活动荡的捕鱼、狩猎部族遇到困难时,他们向捕鱼、狩猎的部族提供粮食,从而使自己处于有力的地位。由于生活经济上的优越性,农耕部族不断地将其他部族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从而使自己成为各部族的盟主。除此以外,生活上富足的农耕部族还掌握了制造各种工具的技术。这些制造品对未开化部族来说是令他们惊讶的宝物。大概作为请教的酬谢,狩猎部族将堆积如山的猎物献给农耕部族。

    要领导一个生活圈,例如必须是能制作精巧工具,且具有高度文明的集团。这就像“问鼎之轻重”所述,巨大之鼎已成为盟主的象征。

    农耕部族在吞并以鱼为图腾的捕鱼部族时,在自己原有蛇的图腾上增加了对方图腾的一部分鱼鳞;在接受以马为图腾的部族时,则在蛇身上增加了像马似的长脸;在接受以兽类为图腾的部族时,又在蛇身上增加了四只爪子。经过这样的衍化过程,蛇逐渐地变成龙的样子。龙的爪子,大概是以犬为图腾的部族提供的;龙头所生之角,也许是以鹿为图腾的狩猎部族加入蛇族时的礼物吧。

    不仅印度有龙,欧洲也存在着龙。巴比伦尼亚周围好像也是西洋龙的发祥地。人们一提到幻想中的动物,大都会联想到身上长满毛的大蛇之类的东西,与之相比似乎还是中国的龙最有魄力。可是仅凭这一点来证明中国人有丰富的想象力,未免有些牵强。

    想象力,在中国反而是被人们轻视的才能。在考察中国民族特性的研究者中,没有一个人会忘记提到现实性这一要素。中国人尊重能用眼看到的现实,这种精神有时会令人感到过于执著。在记录事实的问题上,像中国人那么热心的民族,恐怕在地球上从未有过。

    试举一例。

    春秋时代,齐国的权势者崔杼杀了主君的庄公。这是襄公二十五年(前548)的事情。齐国的史官这样写道:崔杼弑其君。

    崔杼大怒杀了这个史官。后来史官之弟接替其兄的公务后,又写了同样的内容,故崔杼又把他杀了。史官还有一个弟弟,当时官职世袭,所以一个家族可从事相同的工作。剩下的弟弟在政府的记录上也写下同样的内容。这次就连崔杼也死心了。另一方面,地方上的史官听到中央史官相继死去的风声,为了记录事实,抱着记录用的竹简奔赴京城。然而,当他们得知最后的史官已如实记录时,则如释重负地返回乡下。

    这是《春秋左氏传》所记载的内容。与其歪曲事实不如选择死,这种作为有骨气历史学家的例子,常被当做故事引用。

    被杀害的史官,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史官,以及特意从乡下赶赴京城的史官,他们确实忠于职守。但这些情节告诉我们的不只是修身养性教科书式的教训,同时还让我们知道他们死于公职,更是为“对事实的爱”而殉职。

    只有事实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也是不可歪曲的。不实之词和虚构是不被重视的。在这种精神土壤上,例如在文学方面,小说这种体裁最不易培育。中国文学的主流是记录自己心灵的“诗”和记录事实的“史”。

    虚构应该属于受排斥的东西,至少不能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大庭广众面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