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耳 朵(2)

从头到脚谈养生 作者:薛慧


总之,耳屎对耳朵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它在耳朵里堆积得多了,当人活动时,就会自行脱落,排出体外,所以也不用经常去掏。否则,可能会破坏耳朵里的平衡环境,如有不慎,甚至会破坏耳膜,导致耳聋。

常提拉耳朵,可补肾固精

肾是人体的重要脏器之一,乃先天之本。肾脏功能是否正常,对健康长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医学认为,提拉耳朵能刺激耳郭的末梢神经及微血管,使局部循环加快,并通过神经、体液的作用,对全身的生理活动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并能改善神经内分泌功能。特别是耳与肾脏有密切的关系,常提拉耳朵能使“肾精以充”。

所以,平时利用琐碎的时间进行一些双耳锻炼法,可起到健肾壮腰、养身延年的作用。下面介绍几种提拉耳朵的方法。

1.提拉耳垂法

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从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5分钟。此法可治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2.提拉耳尖法

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郭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发热发红。此法有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抗过敏、养肾等功效,可防治高血压、失眠、咽喉炎和皮肤病。

3.双手拉耳法

左手过头顶向上牵拉右侧耳朵数10次,然后右手牵拉左耳数10次。这一锻炼可促进颌下腺、舌下腺的分泌,减轻喉咙疼痛,治疗慢性咽炎。

4.搓弹双耳法

两手分别轻捏双耳的耳垂,再搓摩至发红发热,然后揪住耳垂往下拉,再放手让耳垂弹回。每天两三次,每次20下。此法可促进耳朵的血液循环,健肾壮腰。

5.手摩耳轮法

双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此法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阳痿、尿频、便秘、腰腿痛、颈椎病、心慌、胸闷、头痛、头昏等病症。

6.全耳按摩法

双手掌心摩擦发热后,向后按摩腹面(即耳正面),再向前反折按摩背面,反复按摩5~6次。此法可疏通经络,对肾脏及全身脏器均有保健作用。

7.双手扫耳法

用双手把耳朵由后面向前扫,这时会听到“嚓嚓”的声音。每次20下,每日数次。只要长期坚持,必能强肾健身。

以上几种方法,可根据各人所需选择,或单项或几项配合进行,只要能持之以恒,一定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耳朵的日常保健

很多人在年轻时不注意耳朵的保健,年老后就会出现严重的听力减退。耳科专家表示,虽然没有很好的办法避免老年性听力减退,但经常进行耳朵保健可以延缓耳朵衰老。关于耳朵的保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克服不良习惯——掏耳

掏耳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把细菌带入外耳道,引起发炎,不仅痛苦,而且难治。如果造成鼓膜穿孔,易引起感染,患中耳炎,影响听力。

如果耳痒难忍,可以用棉棒蘸酒精擦拭,但不要插入太深。

2.预防游泳性耳病

硬块的耳屎可以形成栓塞,耳朵进水,耳屎变软膨胀,影响听力,刺激耳道,引起发炎。如果耳膜已经穿孔,则不要游泳,以免引起各种疾病的复发。

平时游泳时最好戴上耳塞,头部仰起,高于水面。

3.预防药物中毒影响听力

可以致聋的药物主要有: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这些药物易损害内耳、耳蜗(听觉感受器)、前庭(平衡感受器),造成耳聋和平衡失调。

耳蜗中毒症状主要有:用药期间或停药以后,出现高调耳鸣,听力下降,并且逐渐加重,直到全聋。

前庭中毒的症状主要有:眩晕、恶心呕吐、走路不稳和平衡失调。

致聋药物有交叉易感性,一种药不行,其他药物也不能用。

致聋药物可母婴感染,所以怀孕期间应避免使用各种耳毒性药物。

另外,耳聋还有家族易感性,如果家族中有人发现容易致聋,其他人更应注意。

4.远离噪声

不规律、强刺激噪声,不仅会引起心理不适,而且会损伤听力。噪声损伤听力是缓慢的、进行性的损伤,很难治疗。强烈刺激的音乐也会使听力下降。

5.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多食富含锌、铁、钙的食物,可改善微量元素的缺乏,从而有助于扩张微血管,改善内耳的血液供应,防止听力减退。

6.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当人情绪激动时,肾上腺素分泌会增加,可使内耳小动脉血管发生痉挛,小血管内血流缓慢,造成内耳供氧不足,导致突发性耳聋。

7.经常按摩耳朵

按摩可促进内耳血液循环,比如按摩耳郭、捏耳垂,按摩颈后发际两侧凹陷处的风池穴。也可闭目静坐,将两手食指分别插入两耳孔中,然后迅速抽出,如此连续做10次。

耳聪目明是身体健康的标志,我们平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好听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