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可避免的经济全球化(20)

中国经济十年螺旋 作者: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大潮面前,既存在发展机遇,又存在严峻挑战。在经济全球化来临之时,要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挑战。

第一,要正确面对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了机遇。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是教育科学文化突破一国的界限,迅速在全球传播,这给我们的科学技术发展带来了机遇。又如信息化、网络化极大地缩小了全球的时空,带来了经济信息的传播和交流的极大方便。国际贸易一体化,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们可以享受到国际贸易的一系列优惠待遇,允许进口关税和平均税率高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关税税率为4%,而发展中国家可达到14%。发展中国家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可以继续享受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单方面关税优惠。允许发展中国家完成与世界贸易组织的接轨时间长于发达国家;允许世界贸易组织有一些例外原则,比如倾销,发展中国家出口低于国内市场价格不到一定标准,就不叫倾销。又如投资,发展中国家可以按本国经济发展需要对外资利用方向、利用比例加以规定。此外,还可以得到世界贸易组织的援助,特别是在人才培训方面的援助。充分用足用好优惠待遇,从而提高我国国民生产总值。

第二,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国际经济一体化潮流面前,回避经济全球化是不明智的。历史的经验也已经证明,将自己置身于国际经济之外,必然会落后。当前,我们要认真对待加入世贸组织后带来的挑战,变压力为动力,提高我国的企业管理水平,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各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有关产业和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三,在经济全球化中发展民族经济。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必须破除狭隘的民族界限,将世界各民族的利益联为一体,其实这是非常天真的。在有阶级和国家的社会,民族利益不可能消亡。在国际社会,各国都在保护和谋求自己的利益。美国就处处以维护美国利益为由在国际事务中我行我素。因此,我国在国际经济活动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应旗帜鲜明地争取自身的经济利益,合理合法地维护自己民族的利益。历史的经验证明,只有自己民族的经济实力强大了,在经济全球化中才不会仰人鼻息,在国际社会中才有地位,在国际事务中才能发挥作用。

第四,在经济全球化中保持社会主义的独立性。我们千万不可认为,在经济全球化中没有姓“社”姓“资”的分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是截然不同的,我们既要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体系中,与其他国家,包括不同所有制的国家在经济活动中互惠互利;同时,又要保持社会主义的独立性,我们要以国家和人民大众的利益为重,我们的国际经济活动要以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来衡量,要以提高我国人民的社会福利为出发点。最重要的是不以放弃独立性换取一时的利益,不接受歧视性条约。为确保我国的基本利益,我们始终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我国政府在对外开发过程中的主导权,坚持开发市场的循序渐进,坚持权利和义务的平等。

第五,在经济全球化中增强社会主义的整体实力。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只能在经济全球化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自我发展,靠增强自身经济实力,来显示自身的优势。既要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影响,也要看到对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因素,要尽量把消极影响控制在极小的范围内。中国要走向现代化,必须在经济全球化中抢占制高点。社会主义的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要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要争取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中更大的发言权,发达国家有义务协助第三世界国家获取信息、知识和技术,警惕大国跨国公司的国际垄断,还必须使贸易自由化和全球化同步进行。

我国还应当采取若干应对措施,使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1)加快建立“三控型”民族企业集团。所谓“三控”,就是控股(资本)、控牌(品牌)和控技(技术),只有实行“三控”的企业才是较完全的民族经济。在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国家经济安全愈发显得重要,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在于民族产业的安全。所谓民族产业安全或国民产业安全,是指在国际交往和竞争中由该国国民所有和控制的产业,其地位和权益可能受到外国产业影响和危害的状态。而民族产业的具体判别标准可以从资本、品牌和技术等多层面加以设定。为了在全球化中让民族企业能不断发展壮大,国家必须发挥微观经济规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积极效应,进而促使组建集团的各原子个体相容,并逐步“有机团结”。目前主要依靠整合好的国有控股公司,迅速进入市场阵地,参与在本土和国际上的激烈竞争。

(2)尽快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迄今为止,我国还在对外资实现种种“超国民待遇”。其结果导致地区差距扩大、引起不平等竞争,反而恶化了市场环境,甚至出现了大量的假合资、被迫合资和主动受控制等现象。只有尽快取消这种对本国企业不利的超国民待遇,才能更好地为本国争取更好的国际竞争环境。

(3)加大教育和科技投入,创造知识资源。目前的贸易状况同我国的教育和科技水平密切相关。科教在提高知识资源中的根本作用,以及我国目前科教现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都迫切要求我们把握时机,大力发展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有效地实施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真正把科教兴国落到实处,争取成为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弄潮儿。

(4)积极消除金融隐患,以确保国家金融安全。我国虽然未正式发生过金融危机,但近年始终存在一些金融隐患,金融风险不小。例如,银行资产质量不高,不良贷款比重较大;某些地方金融秩序混乱,非法集资;不规范运作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较多;证券、期货和股份制运行与操作的漏洞明显;金融立法和执法均有松懈之处,金融犯罪较为严重。面对金融日趋自由化的新态势,中国既要深化国内金融体制的改革,迅速提升本国金融机构的竞争力,也要循序渐进地适时开放金融领域,强调有理、有利、有节。此外,还要加强对国际游资的防范与管理,严格监督外资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