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公司发展宣言(2)

公司策略与公司治理 作者:(奥)弗雷德蒙德·马利克


参加全员大会的大部分是投资人,他们除了投入金钱以外,对企业的经营和运转所需的知识与智慧毫无贡献或者贡献极少,那么这样的全员大会应当有哪些权力呢?投资人要得到丰厚的股息和盈利,但是为什么偏要由他们来选举掌管公司命运的监事会呢?有没有两种全员大会,一种让投资人来参加,一种让投入知识的人参加?假如有三十几个企业在不断变换的组合关系中合作,从认识客户的要求直到解决问题在交叉着发挥作用,那么以往的公司治理又如何运转呢?这时候就不需要公司治理,而是“系统的治理”了,但是当全球社会的生产网络成了不断重新组合的系统时,这种系统的治理又必须如何来运转呢?

从知识到认识:新世界

有了知识还是不够的,人们需要的是理解力、纵览能力和洞察力。知识首先只是资源,只有应用知识,去理解和认识复杂性系统是如何起作用的,才是走出了重要的一步,即利用复杂性,经受新规模的全球竞争,在新经济中获得成功。为了获得知识、应用知识并转换成效益,又需要知识,但完全是另一种知识,不是专业知识而是系统论知识。

新型社会的迹象已经大量存在,谁都能看得到,但并非每个人都能理解。一位做出杰出成绩者是美洲大陆以他名字命名的亚美利哥·韦斯普奇,尽管这位佛罗伦萨人比起哥白尼没有那么出名。亚美利哥发现了新大陆,而哥伦布尽管发现了大陆,但是他到死也没有明白自己的创举。他执迷不悟,以为自己登上了印度大陆,尽管他发现了大陆却还依然是旧世界的一个可怜公民。亚美利哥则是新世界的第一个公民,因为他明白了,发现大陆意味着什么。斯坦芬·茨威格对此有深刻的描写。

对待知识、对待新发现,就像拼图游戏中要把现成的碎片拼装起来一样,要把一个个图像拼合成更大的整体,有经验的公司高层管理者可以感悟到这一点,这是我与他们交谈时所感到的。但是要认出每个部件都是一个新的整体的某一部分,这一点他们也难以做到,因为他们还缺乏类别系统、排列规则、新部件上的坐标。所以许多人只能认识到一些支离破碎的图块,但是还不能拼成完整的图像,不知道应该把碎片拼到那幅图像上。

我通过此书来为新建或改建社会机构、为公司的发展介绍必要的类别系统,通过同一系列的其他几本图书来介绍必要的思维工具和操作技艺。

正确的公司策略是系统策略

正确的公司策略是系统策略,所以本书若采用“普通系统策略”这样的书名或许更合适,但看了这样的书名则不能让人直接联想到是论述公司策略和公司治理,这是本书的目的,但不是主要内容。

本书的书名《公司策略与公司治理》是迎合了企业界对这一话题的流行观念。书中虽然包含了书名的内容,但是超出了这个范围,因为我介绍的是适合所有社会机构的通用管理任务,但重点还是针对企业界。语言上我大多采用企业界常用的概念,但从内容上则可以清楚地看出,它也可以适用到其他社会机构里。

因为我在书中介绍的思想是针对包括企业在内的所有组织机构的,从最高层面的构建和管理来看,这符合复杂性系统的本质。这要求本书比通常理解的专业话题内容更多,要求一个符合控制论规律的系统策略。

本书介绍的内容是我的整个管理学体系中的几个涉及系统策略的模块。每个公司和组织通过系统策略从最高层面对公司整体到外围分支机构实现自我管理和控制。所以选择的书名和新观点只与这个方面有关,谈的是通用知识在企业、组织或机构的高层管理领域的应用。

尽管我的观点是通用的,但这里仅针对企业界。根据这项原则,普通的系统策略也适用社会的其他组织,只是采用其他的名称。 

复杂性时代的管理

无论经济学多么重要,但企业管理光靠经济学是不够的,更别提管理其他类型的社会机构了。本书讨论的问题不是单一地从经济学角度出发,也跳出了新自由经济思潮中注重获利最大化的视角。本书讨论的问题包括:

什么是一个运行正常的系统;

怎样让一个系统运行并保持正常;

使系统运行正常有哪些规律;

必须如何来调整系统才能让系统得以原则上无限扩大;

如何调整系统,使其能够自我调整和自我组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