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建言中国》序一

建言中国 作者:李中印


李君如 

摆在读者面前的《建言中国》这本书,是一本很有趣的书。它汇集了一大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方面专家学者、社会贤达,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计献策的生动情况。主编李中印是中央党校培训部副主任,他是个有心人,在平时工作中十分关注并收集这方面资料。尽管我们不能说这里收集的资料很全,但是它确实很有价值。如果你不相信,可以翻开读一读。

中印同志希望我为此书做一个小序,我答应了。因为,这本书以翔实的资料证明了一点:中国的民主政治在改革开放中正在不断地发展着。

2006年,我在美国访问和演讲时,总有人提问:你们什么时候开始政治体制改革?在他们看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有进展有成效,政治体制改革则长期滞后。我当时的回答是,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以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开始的,这次全会的最大的贡献是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由阶级斗争到经济建设的战略转变,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最大的特点则是解放思想,发扬民主。中国改革开放,是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推进的。我当时举了一个例子:上一世纪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村改革,显然是经济体制改革,但在进行这样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废除了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了乡政权和县人大常委会,实行了县和县以下人大代表直接选举制度。这是什么?这不就是政治体制改革吗?没有这样的政治体制改革,中国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那些认为中国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人,不仅看不到这些基本事实,而且陷入了自身的逻辑悖论。因为他们解释不了,为什么在一个他们认为“高度集权的专制社会”中,会允许公民在市场经济中自由发展,会出现那么成功的市场体系和经济发展。所以,观察和研究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特点及其走势,必须立足中国现实,客观地全面地认识中国的改革实践。中国的改革,既有战略,又有策略。研究中国问题,不能仅仅拘泥于一些概念,而要关注中国的实际做法。当时我还一口气讲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的八个特点和做法,以说明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政治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推进,民主政治在不断发展。回国后,根据朋友的建议,在《北京日报》等报刊发表了这个答问的主要内容。因此,我读到中印同志主编的《建言中国》,十分感兴趣。它从一个角度证明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不断推进和深化,一个重要的原因和有利的条件,是我们在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中,“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的原则正在变为活生生的现实。

党的十七大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更高地举起人民民主的旗帜”。这为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和方向。我们应当看到,中国的民主政治还在发展中,不能说已经搞得很好了。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观察中国问题,观察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观察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不仅要观察做了什么,还要从这些已经做的事实中,深入地观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发展的走势。作为中国问题的观察者和研究者,我希望大家注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建设和发展政治文明的过程中出现了三大值得重视的走势: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大走势;通过党内民主来带动人民民主,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第二大走势;中国共产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坚持依法治国、依宪治国,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第三大走势。这三大走势的指向很明确,最终将在中国建立一个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归结为一点,就是,更高地举起人民民主的旗帜。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社会贤达参与国家和社会重大问题决策,建言献策,既是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又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大优势。中印同志将各方面的重要建言汇编起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对于激发人民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也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中印邀我作序,我就写下这些话,目的是希望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共同为“更高地举起人民民主的旗帜”做工作。

作者是全国政协常委、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