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产生重大影响的建言献策(6)

建言中国 作者:李中印


  

王  石:建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建言时间:1997年11月。

建言形式:参加座谈会,向当时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建议,把住宅当做刺激内需的支柱产业来发展。

建言人物:王石,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知名人物。

建言背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建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实物分配、低租金的福利性城镇住房制度,住房成为一种福利待遇,甚至其维修也由国家负责。到1978年,我国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已由建国初期的4.5平方米降至3.6平方米,出现了许多住房困难户,住房供给不足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1994年7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城镇住房制度,实现住房商品化、社会化的目标。但是,到1997年,住房改革进展不快,房地产没有热起来。另一方面,亚洲金融风暴造成的通货紧缩困扰着中国经济,迫切需要寻找合适的经济增长点。

建言的主要内容:1997年11月的一天下午,王石和深圳五家企业老总到深圳麒麟山庄,朱镕基总理在这里听取企业汇报。在这次汇报中,王石提出把住宅当做刺激内需的支柱产业来发展的建议。

决策的过程:朱总理当即表示,两年内一定要把住宅行业促成支柱产业。1998年1月,建设部、国务院住房办、国家体改委、土地总局等国务院有关部门召开研讨会,王石参加了此次内部小范围研讨会。1998年4月,人行发布《关于加大住房信贷投入,支持住房建设与消费的通知》。1998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明确提出,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发展住房金融,培育和规范住房交易市场。沿袭40年的住房实物分配制度终止,是我国房改最具突破性意义的一步。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房地产行业逐步从1993年的低谷走向了新的发展时期。

产生的成就和影响:《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被人们称为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里程碑,它宣告了福利分房制度的终结和新的住房制度的开始。随后,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住房建设步伐加快,住房消费有效启动,居民住房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以住宅为主的房地产市场不断发展,对拉动经济增长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也有相当多的网友认为,住房制度改革催生了数以千计的房地产大亨和数以亿计的房奴和无房户。无论如何,住房制度改革影响了13亿中国人民的基本生活状态和生存方式,是一项影响深远而广泛的改革。

参考文献:王石、缪川《王石与万科20年的风雨历程》,《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周桦《王石这个人》,《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

李一氓:建言外交政策调整

建言时间:1980年前后。

建言形式:当时的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李一氓组织专家学者,研究国际形势,写成研究报告,上报中央领导。

建言人物:李一氓,时任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

建言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虽然国内工作重点改变了,但对国际形势特别是几个重要问题的看法却一时还没有改变。例如,中央对战争与和平的估计没有变。中央领导人对内对外讲话还是说,战争不可避免,只能推迟,我们要争取把战争推迟二十年,在这期间抓紧机会搞建设,二十年就可以为我们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建言的主要内容:国际形势已发生根本变化,战争不但有可能避免,而且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大范围的国际战争都打不起来。

决策的过程:研究报告上报后,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门讨论了中联部上报的研究报告,并请李一氓列席。在谈到战和问题时,大家还一时转不过弯来。邓小平就说,你这个李一氓呵,帝国主义还存在,战争怎么能避免?但是这个问题终究引起了领导上的重视和思考。1982年,胡耀邦在十二大报告中提出,世界和平是有可能维护的。1985年,邓小平提出重大判断,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并公开宣布,这几年中央做出了两大转变,一个是不再认为战争迫在眉睫,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第二个是改变了一条线战略,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产生的成就和影响:李一氓等人的上述建议,对于中央领导观察和思考国际形势、调整对外政策发挥了有益的影响。而邓小平和平与发展外交理论的确立,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判断国际形势、制定外交政策奠定了坚实基础,用“和平与发展”取代“战争与革命”的基本判断,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极大地拓展了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极大地造福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参考文献:中华书局编辑部《李一氓纪念文集》,《中华书局》,2005年版;肖枫《李一氓同志的理论勇气和他提出的三个新观点》,《北京日报》,2008年11月10日。

王大珩:建言发展战略高技术

建言时间:1986年3月3日。

建言形式:联名向中共中央写信,并附上《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

建言人物:王大珩,中国科协副主席,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应用光学及光学工程的主要奠基人之一。王淦昌,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高能物理学家。杨嘉墀,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空间自动控制专家。陈芳允,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电子学家。

建言背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投入大量财力和人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特别是,1983年,美国提出战略防御计划(即星球大战计划)。美国推出这一计划后,西欧各国很快认识到,它既是军事发展计划,又是高技术发展计划;新技术革命可以促进星球大战计划的发展,而星球大战计划发展本身也会是一场新技术革命,不能无动于衷,于是,欧洲共同体也于1985年推出了尤里卡计划。星球大战计划及尤里卡计划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震动。

建言的主要内容:《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提出了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高技术的思路。正是因为这一建议的提出,后来形成了中国波澜壮阔的863计划。863计划从世界高技术发展的趋势和中国的需求出发,选择了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7个高技术领域作为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的重点。1996年,在原有的海洋技术专项的基础上,又将海洋技术作为一个新的领域列入863计划。

决策的过程:四位科学家的建议受到邓小平的高度重视。1986年3月5日,邓小平亲笔批示:这个建议十分重要,找些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讨论,提出意见,以凭决策。此事宜速做出决断,不可拖延。1986年3月至8月,国务院先后召开7次会议,组织大批专家进行广泛、全面和极为严格的科学和技术论证。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

产生的成就和影响:863计划的组织实施,不仅大大提高了我国高技术研究开发能力,增强了我国高技术研究开发实力,而且对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体制改革乃至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等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在863计划的执行过程中,我国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艘由超导螺旋式电磁流体推进的试验船。该技术的实用化,将有可能引起船舶推进技术的重大变革,是一项具有创新意义的科研成果;一批“中国牌”的重要非线性光学晶体新品种的诞生,使我国在人工晶体的研究开发领域继续保持国际领先地位;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的重大进展,使我国获得标志该领域最高国际水平的SME大学领先奖和工业领先奖;研制成功的6000米水下智能机器人,使我国掌握了进军深海的重要工具,成为少数几个拥有这种技术的国家之一。863计划取得的巨大成就,极大地增强了我国发展高技术,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自信心,也使更多的人认识到高技术的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未来。

参考文献:郑千里《王大珩让“863计划”光耀中华》,《科技日报》,2001年3月5日;孙英兰《中国造大飞机决策始末》,《瞭望》,2006年3月;钱吴平《我们为863计划点了一根火柴》,《新京报》,2008年3月3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