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工呼吸”:运动后的政策调整(1)

中国民营经济史纪事本末 作者:黄孟复


◆“人工呼吸”:运动后的政策调整

“五反”运动打击了城市私营经济中存在的不良行为,但是在公私关系、劳资关系以及社会经济生活方面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后果。工人中出现一些“左”的行为,如反对资本家不劳而食,不让资本家管事,对工资和福利的要求过高。在商业领域,出现盲目限制和排挤私商的现象。一些公营单位加工订货条件过于严格,验货时过度挑剔,工人审查也失之过严,使资本家不敢大量订货。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家普遍感到流动资金不足;还有一些技术低,设备差的小厂或酝酿联营,或在联营招牌下抽身退出市场。这就导致私营工商业的萎缩趋势。因此,“三反”和“五反”运动后,工商业政策面临重大调整。

由于“五反”运动侧重于商业,工业方面的问题小一些,所以这次调整重点就在商业领域。经过几个月的商讨,1952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调整商业的指示》。毛泽东批示:目前已在广大区域内形成了公私关系的紧张形势,失业人员已在大量增加,许多中小工商业者、家庭商店及摊贩,已在埋怨我们。  

《指示》明确指出:商业领域存在着严重的盲目冒进倾向。尽管全国各地的营业总额亦有相应的增加,但公私经营的比重有了显著变化,即公营商业与合作社商业的比重一般增加了,私营商业的比重一般下降了。私营商业营业金额的过急下降或过早下降,导致在广大区域内公私关系的紧张,失业人员大量增加。形成私商营业金额下降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经济改组过程中,某些带操纵性的和为城乡交流所不需要的行业受到了淘汰;另一方面,则由于商业政策上的缺点和错误,主要表现在:第一,是国营商店的零售业务与城市合作社发展的速度,走的太快了。第二,是在价格政策上,批零差价不正确地缩小了。第三,合作社与国营商业方面,有许多违反党的商业政策的行为。不少乡镇合作社和国营商业的工作人员为了完成任务,经常利用其在政治上有利条件,去对付私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