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掀起手工业合作化高潮(1)

中国民营经济史纪事本末 作者:黄孟复


◆掀起手工业合作化高潮

从1955年下半年起,手工业改造的步伐急剧加快。12月5日,中共中央召开座谈会,刘少奇批评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不积极,太慢了”,并要求手工业合作化到1957年达到70-80%。12月20日,刘少奇在听取手工业管理局负责人的汇报之后提出,“手工业改造不应比农业慢”,“与其怕背供销包袱,还不如把供销包袱全部背起来好搞些”。他还要求手工业合作化要在1956年、1957年两年搞完,“时间拉长了,问题反多”。根据中共中央指示,1955年12月21日至28日,国家手工业管理局和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在北京召开了第五次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着重批判怕背供销包袱而不敢加快手工业合作化步伐的“右倾保守”思想,提出要更迅速地把个体手工业者组织起来。

1956年3月5日,毛泽东听取手工业管理局负责人汇报时说:“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我觉得慢了一点。今年1月省市书记会议的时候,我就说过有点慢。1955年以前只组织了200万人,今年头两个月就发展300万人,今年基本上可以搞完,这很好。”毛泽东还指出:“手工业要向半机械化、机械化方向发展”,“国家将替换下来的机器和公私合营并厂后多余的机器,厂房低价拨给合作社,很好”,“待合作社的基础大了,国家就要多收税,原料还要加价。那时合作社在形式上是集体所有,在实际上成了全民所有制。”

在毛泽东和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的推动下,全国迅速掀起手工业合作化高潮。到1956年6月底,组织起来的手工业者已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0%。同年底,全国组织起来的手工业合作社(组),经过调整为9.91万个,其社(组)员达到509.1万人,占全部手工业从业人员的92%。至此,手工业个体经济到集体经济的转变基本完成。    

一九五六年七月二十八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对私营工商业、手工业、私营运输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若干问题的指示》,关于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运输合作社、合作商店方面的问题,《指示》指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