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塑造隐形冠军核心竞争力(1)

谁说蚂蚁不能举重 作者:本事编委会


四、创新塑造隐形冠军核心竞争力

“隐形冠军”从事的并非都是技术门槛比较高的行业,被模仿的可能性相当大,面对这样的处境,就更需要企业练好内功,专注于本行业的创新,创新塑造了“隐形冠军”的核心竞争力。

隐形冠军企业往往是一个资金、市场、人才相对大型企业来说都是处于劣势的个体,以实力而言是无法驾驭一个大企业已经全面占据优势的市场,无法在同一个市场同大型企业展开火拼,但是就是这样的“小蚂蚁”却在许多边缘经济的缝隙市场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商业成就,这是因为他们认识到——与其在大河里做小鱼,不如到小河中做大鱼。企业规模小并不一定就意味着企业实力小,小的公司完全可以根据本身的特点,将所有精力集中于一个细分市场或者开拓出一个全新的市场,同时运用创新的思维、市场和技术强化自身,努力在目标市场中做到最强。

在国内钢铁、机械、家电、IT等行业创新乏力的氛围下,发达国家可再生能源产业在“扶持=发展=萎缩=再扶持=再发展=再萎缩”的怪圈中挣扎的时候,以皇明为代表的中国太阳能光热产业却在没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通过科普教育启发了消费者对太阳能的认知,培育了市场,开创了商业化推广可再生能源的模式。同时,自主开拓了从产品研发、设备、工装、工艺到管理体系、检测中心,从物流、营销模式到安装、配件、服务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这样的对比格外显著。中国太阳能光热产业从无到有,完全通过创新,建立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体系,突破了传统的家电、汽车等行业引进、消化、吸收、发展的被动方式。其创新发展的历程颇为传奇。

当时在太阳能产业的发展上,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没有像家电、汽车那样可以引进大规模的生产体系和系统集成,所有的技术都是一片荒漠,国内也没有参照,所以黄鸣的创业完全是从创新开始的,从基础理论到市场开拓,从工程技术到检测设备,从产业链配置到分销模式等等,一切都是创新,都是靠黄鸣领着一群人自己摸索。

那时的太阳能热水器制造水平还处在一个很低的水平,随便一个人一把钳子加一把螺丝刀就能生产,完全是作坊式制造模式,根本谈不上是一个产业。

经过十余年创新发展,我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自有技术含量达90%以上,无论在规模、数量、市场成熟度方面,还是在核心技术、民族品牌方面,都领先于世界水平。皇明太阳能集团最新研制的“太阳芯”——高温镀膜集热钢管,热量吸收率高达94%,发射率只有约10%,在500℃以上的高温环境下仍能正常工作,是菲涅尔式太阳能热发电装置的核心部件,目前世界上只有我国唯一掌握这一项关键技术。

皇明集团的创新涉及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尤其是在全面持续创新方面,格外引人注目。

放在屋顶上的太阳能热水器,常年经受风吹雨打,外观非常重要。那时的太阳能热水器,一般都是刷漆,没用多长时间就锈迹斑斑,皇明第一个开始喷塑;当别人也喷塑时,皇明就喷塑造光;当别人也喷塑造光时,皇明就引进汽车表面的弗丽特喷涂技术。保温对于太阳能热水器来说至关重要,这就对水箱的焊接提出很高的技术要求,当大多数企业还是用手工焊接时,皇明就开始采用自动化的电焊技术。

慢慢地,皇明的产品逐渐与其他企业的产品拉开了距离,消费者也逐渐接受了皇明比其他企业产品价位高的事实,黄鸣满足市场稀缺性的策略取得了初步成功。

皇明认为,所谓创新,所谓核心竞争力,决不是孤立的某一个技术点、某一条生产线甚至企业某一个方面的突破,而是整个体系、整个环境的综合创新,是一个不断给木桶补短板的过程。只有在这样持续提升的过程中,企业才能逐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全面超越竞争对手。打造核心竞争力,就像制作一个容量不断增大、势能不断增强的木桶——皇明称之为“势能桶”理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