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儒雅风度,追梦汽车

谁说蚂蚁不能举重 作者:本事编委会


儒雅风度,追梦汽车

尹明善最为人称道的有两点,一是其儒雅的风格;二是其对事业不息的追求。有人评价说,尹明善站起来的时候,高高瘦瘦的样子,显示出上世纪60年代知识分子的儒雅。有人认为尹明善到了这个年龄可以回家养老了,可他不会,用他自己的话说:“不忙些事情都不知道如何是好。”

正是应了他的这句话,尹明善在68岁高龄时再次切入了一个全新的市场——汽车制造业。“只有夕阳的技术,没有夕阳的产业,只要创新不断,制造业永远是不落的太阳。”尹明善这样看待摩托车产业。但是他深知摩托车向汽车过渡是这个产业必然的发展趋势。“一个国家的人均GDP是400美元到1200美元的时候,是摩托车的黄金时代,1200美元之后,那么摩托车的销量就开始下降,被家用轿车取代,中国现在大概是1000美元,那就是摩托车的黄金时代还没有完全结束,但汽车时代快到了。”

2004年,尹明善宣布挺进汽车制造业,尹明善的第一辆四轮轿车在2005年4月初亮相于重庆国际汽车展览会上。2005年12月16日发改委批准了力帆集团的汽车生产资格,力帆轿车有了准生证。

然而,在这一年时间里,业界对尹明善以及民企造车热潮的质疑声开始出现。奥克斯退市事件给国家发改委敲响了警钟,汽车业激烈的竞争也让人为尹明善捏了一把汗。

直到2006年1月19日,尹明善的力帆520轿车全球同步上市了,为了这一天,尹明善等了近一年时间,此前近一年时间企业每天亏损近13万元。

“当年力帆用20万元开发摩托车发动机,不也是有人批评头脑发热吗?可事实证明,力帆只用20万元就发展起来了,并做到了今天40多亿元的资产。力帆是生产摩托车的,转产汽车并不艰难。因为摩托车配件的生产与汽车配件的生产在工艺上差不多。”尹明善自己并不觉得力帆造车是一件异想天开的事,“BMW、本田、铃木、起亚等不都是摩托车起家的吗?摩托车企业造汽车有先天的优势。当年摩托车市场竞争比现在汽车的市场竞争残酷多了,力帆就是在竞争中长大的。”

现在汽车界有“三尹”,按照入行顺序的话,尹明善排在尹家绪和尹同跃之后位列第三。然而尹明善的名声和对汽车的痴心丝毫不在二者之下,他在人们心中早已是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现在的尹明善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老总,他还担任着重庆市政协副主席的重任。“现在做事情不能只从力帆的角度出发了,更多的要从全局着眼。”

在一般人眼里,尹明善进军汽车业是其人生最大的挑战。尹明善不会这样认为,他不息的事业心支撑着他。在他看来,再激烈的斗争或是竞争他都挺过来了,力帆的汽车事业也一定会发展壮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