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以“小器”成大器(1)

谁说蚂蚁不能举重 作者:本事编委会


圣雅伦梁伯强:以“小器”成大器

他从朱镕基总理的一句话中发现了指甲钳的商机;

他花一年时间、近千万元遍访国内、国外所有知名指甲钳商;

他用自己的“头脑”在数年间令小小的指甲钳“起死回生”,销售额达到1.6亿元;

他梦想着为世界剪指甲,成就中国的“百年品牌”;

他打造的“非常小器?圣雅伦”已成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指甲钳品牌。他名叫梁伯强,中山圣雅伦有限公司董事长。

非常小器,潜力巨大

18岁出道,梁伯强从为香港老板加工人造首饰到自己单打独斗成立公司,先后在世界各地开设6家公司,行业涉及旅游纪念品、烟草、电镀,可梁伯强心里不踏实——企业虽然不再为生存发愁,当机会越来越多,选择越来越多时,企业走向哪里?他反而犹豫不决了。

1998年5月的一天改变了梁伯强以后的人生轨迹。在一张包东西的旧报纸上,他意外地发现了《话说指甲钳》这篇文章:1997年10月27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在会见全国轻工集体企业第五届职工代表大会代表时,为激励代表们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改进产品质量来发展我国的轻工业,他特意向代表们出示了3把台湾商人送给他的指甲钳,并让他们当场传看。面对这3把造型美观、精致锋利的指甲钳,朱镕基感慨地说:“要盯住市场缺口找活路,比如指甲钳,我们生产的指甲钳,剪了两天就剪不动指甲了,使大劲也剪不断。”

当时,曾辉煌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五大指甲钳厂商纷纷倒下。颇有戏剧性的一幕是,他到了上海“双箭”指甲钳厂时,法院正在贴封条。尘封的机器和破落的厂房给梁伯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为了小小的指甲钳,梁伯强随后考察了日、韩、法、美等国家。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国外的指甲钳定位于个人护理用具,而不是国内的五金用品。“非常小器”想成功,就只能走精致和细化市场的产品路线。吉列不就是把一个小小的剃须刀片做成了全球最大的品牌吗?梁伯强想,“非常小器”为什么不能做成全球最大的指甲钳品牌呢?

说做就做,梁伯强决定向韩国最大的指甲钳生厂商“777”取经。为了获得生产指甲钳的核心技术,他摇身一变成了“777”的代理商,先订购了30万元的产品,此后不断以经销商的身份飞赴韩国“777”的工厂实地考察。一年间来回20次,先后购买了近1000多万元的货物,梁伯强终于学来了“777”的技术,同时也打通了国内的指甲钳销售网络。

然而在四处考察的过程中,梁伯强也付出了不菲的代价——在一次出国前,梁伯强为了掌握国内的指甲钳市场,在一次考察中出了车祸。尽管在车祸中,梁伯强没有受到什么重伤,但是左腿从此留下了残疾。但这没有阻止他的脚步。当他一瘸一拐地完成了全球长征时,得出结论:这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特殊名片,特殊使命

有了过硬技术和好的产品,如何将产品卖出去呢?不做广告,却可以将“非常小器”做到全国第一、世界第三的程度,梁伯强给出了一个不一样的营销方式。

梁伯强算过一笔账,如果指甲钳只是个人护理工具,那要是想卖出10万个指甲刀,即使是放在北京王府井生意最好的商场里,10万人排队没日没夜地买,也需要整整10天。如何为产品做营销,确实让梁伯强颇为苦恼,然而2002年夏天,梁伯强来到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室,参加了《商界名家》的录制,节目中,当时的卓越网首席执行官王树彤的几句话给梁伯强提了个醒。王树彤当时说到:“我知道现在国外有非常多别致的产品,把企业的一些服务、理念,以及一些更加人性化的东西注入到产品中去。现在整个市场竞争从产品的差异化过渡到服务的差异化,我觉得这是制造型企业应该尽早考虑的一条比较明智的道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