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知性力II(10)

知性力II 作者:(日)大前研一


举例来说,在瑞典,网球选手比约?博格就移民到了摩纳哥。企业也是如此,该国最大的企业“Asea”、创设诺贝尔奖的“Nobel”、包装行业的“Tetra Pak”,也都跑到了瑞士,手机的“爱立信”公司,虽然本部还设在斯德哥尔摩,但实体部门早就已经转移到了英国。汽车行业的“沃尔沃”以及“萨博”这两个公司虽然还勉强留在了瑞典,但其在国内的事业规模却很小。所以我们已经可以放心大胆地说,几乎没有什么大企业还留在瑞典国内。今后,日本社会的福利充实程度虽然不能和瑞典相提并论,但是在不远的将来,出现的问题也许会超过瑞典。

我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日本的文部省似乎已经做好了事先的准备。让学生在学习了初中和高中六年的英语之后,还是不会说英语,这样一来也就很少有人能够在国际社会上活跃。也许企业和个人也会因此不能往国外发展。不过,我也担心会因此导致日本社会逐步走向荒芜。人们如果不能走向国际社会,就会对这个社会抱有强烈的不满,恐怕会有很多人因此而丧失在国内的劳动意欲,变得自暴自弃下去。

你在随波逐流吗?

不能过于放纵自己和孩子

现在日本的孩子们活得都像旅鼠(旅鼠是一种极普通、可爱的小动物,常年居住在北极,体形椭圆,四肢短小,比普通老鼠要小一些,尾巴粗短,耳朵很小,两眼闪着胆怯的光芒,但当被逼得走投无路时,它也会勃然大怒,奋力反击。--编者注)一样。很明显,如果这种生活状态一直继续下去,他们就会直接从悬崖上掉进海里并一直沉没下去。日本孩子们的生活状态之所以会变成像旅鼠一样是因为受到了现代社会环境的影响。过去的日本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时期,那个时候的感觉就像是在走上坡路,公司、学校和家庭也都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气氛,电视新闻和报纸以及各种书籍也都在全面报道或描述那些成功的故事,勤奋是当时社会的主旋律。成年人们以饱满的报国心情拼命工作着,同时也对孩子们进行了严格的品行教育。因此,培养了一代具有勤奋精神的孩子。虽然其中也曾经出现过“校园风潮”事件,但是有过这些经历的年轻人们,在进入公司后也大都成为了工作拼命的上班族,就像是Workaholic(工作狂)一样拼命工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