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丛书总序二

话说津商 作者:宋美云


《中国商人谋略坊》丛书的第一批四本著作终于和读者见面了,它们是:《话说徽商》《话说晋商》《话说京商》《话说津商》。本丛书的策划者兼责任编辑寿乐英女士,在开始筹划这套丛书时就与我探讨过它的主体内容和布局结构,现在又读了这第一批出版的四本书,觉得其涵义所在是欲将中国近代(有的商帮上朔到明清时期)各地各业商人的经营之道、处世之理总结出来,形之于书,传之于世,继之于今。正如寿乐英女士在《丛书编后记》中所说:“这套丛书讲述的是近代中国各地商人的传奇故事,展现的是异彩纷呈,悲喜交织的商战大戏。丛书名中的谋略是广义的谋略,不仅包括经营的谋略,更包括人生的大方略、大智慧。”中国商人的经营之道和处世之理,也可以说是一种商业或商人文化,因此,从本丛书所设定的范围和涵盖的内容来看,它是一套关于中国近代商业文化研究的丛书。

从本丛书的设计和现出版的四本书来看,其所研究的商业文化的载体,不是分散的一个一个的商人,而是不同地区的商人群体,这种以商人群体为载体的近代商业文化,或可称之为商帮商业文化,是近年来近代社会经济史研究中的一个新兴领域。已有的这一研究,主要是与商帮、商会、行会、同业公会等商人团体的研究结合在一起进行的。有关的研究成果,既有单个群体的研究,如徽商、晋商、宁波帮、广东帮、上海商会、苏州商会、天津商会、上海银行公会、上海钱业公会等的研究,也有各类别群体的综合性研究,如商帮、商会、行会、同业公会都已有这种综合性的研究。本丛书虽然与这些已有的商人群体研究有一定的渊源关系,但更有它的特色所在和独到之处。

第一,开创了对近代商帮商业文化的专项研究。以往的商帮商业文化研究,主要从作为其载体的商人群体的研究出发,其着眼点主要在于群体的组织方面,只是在考察组织的经济功能和活动时不同程度地涉及了商业文化。本丛书则与之相反,以商业文化为研究主体,只是把各种商人群体作为考察的一个范围和载体。因此,能够对商帮商业文化进行更为全面、深入、具体、生动的研究,如其内容的构成,每一个商帮都从九个方面加以论述,每一个方面再分为九种表现,既有某一方面的总体抽象概括,又有某一个案的具体事例考察。

第二,扩展了以商人群体为载体的商业文化的研究范围。中国自明清以来产生了不少地域性的商帮,并延至近代。其中比较突出的如徽州商帮、山西商帮、广东商帮、宁波商帮、陕西商帮、山东商帮、福建商帮、洞庭商帮(江苏)、江右商帮、龙游商帮等,有所谓“十大商帮”之称,它们也是以往商帮商业文化研究的主要对象,尤以前四个商帮的研究较多。本丛书除了对这些商帮所承载的商业文化进行研究之外,还对某一城市全体商人所承载的商业文化进行研究。一个城市的商人包涵着众多的商帮,特别是像本丛书已经涉及的天津、北京,以及尚未涉及的上海、武汉等工商业大城市,几乎所有的商帮都涉足其中。因此,以一个城市全体商人为载体的商业文化研究,不仅要提炼出这一城市特有的商业文化,而且必须包涵融合于这一城市中的各种商帮商业文化,还应考察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即一个城市的商业文化是如何融合各种商帮商业文化的,各种商帮商业文化又是如何塑造城市商业文化的,本丛书中的有关某一城市商人所承载的商业文化研究,在这方面也做出值得注意的探索。

第三,揭示了各商帮、各地域商业文化的特点。各商帮商业文化和城市商业文化,既以不同商帮和不同城市的商人为载体,就必然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这个特点,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地域特点,由于不同的商帮产生于不同的地区,因而就会带有其原生地的地理、文化和经济的烙印;不同城市的商人也会带有其所在城市的地理、文化和经济的烙印。二是行业特点,不同商帮往往有不同的主营行业,如徽商之于盐业、海上贸易;晋商之于票号业、边境贸易;粤商之于外贸商业;宁波商之于运输业、钱庄业;津商之于外贸商业、工矿业;京商之于娱乐商业、文化商业,因而就会有不同的经营之道和处世之理。三是时代特点,不同的商帮繁盛于不同的时代,如徽商繁盛于明清,晋商繁盛于清代中期,粤商繁盛于晚清,宁波商繁盛于晚清和民国;即使是同一个商帮也会经历不同的历史时期,因此处于不同时期的商帮,其特点也应该会有程度不同的变化,体现出传统商业文化与近代商业文化之间的继承、演变和发展关系。考察和探讨各商帮商业文化的这些特点,可以说是商帮商业文化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也是其亮点所在,只有抓住和突出了这些特点,才能显示出商帮商业文化的丰富多彩和整体面貌。本丛书已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些特点。

第四,显示了各商帮、各地域商业文化的丰富内涵。各商帮商业文化和城市商业文化,无论它以哪个商帮或城市商人为载体,作为一种商业文化,都有一些最基本的共同内涵,如诚实守信,开拓进取、乡族观念等,但也会因其承载体的不同而存在不同的具体做法,各有各的行为准则和奇招妙法。同时,各商帮在对资金的运筹、对利润的支配;与官方的联系、与外商的关系;协调同行的措施、选用人员的办法;招徕客户的方式、拓展业务的途径等经营之道方面,也有各自不同的观念和做法。本丛书在这一方面着力甚多,力图反映不同商帮和不同城市商人所承载的不同的商业文化,不同的地域社会历史文化禀赋,不同的经商智慧和经验积累。

与上述四点的主要理论贡献相应,本丛书在论述中还列举了大量的实例和资料。这些实例和史料所涉及的范围包括某一商帮、某一商人家族、某一商业行业、某一商业部门和单位、某个杰出商人;也包涵着各地风土人情、各行商业制度、各种经商理念、各种职业道德,以及多方征集所得的各地各业的商业谚语和各种历史图片。有了这些实例和史料,既使本丛书所提出的理论观点建立在大量的实证研究之上,也给相关商业文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不少可资利用的史料。

这种自明清以来延及近代的商帮商业文化或城市商业文化,是那个时代商业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各商帮和城市商人在激烈的商场竞争中逐渐摸索出来的成功经验,它既具有一般商业理论的普遍意义,也各具自己的国情和地域特点,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一块瑰宝。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随着国内和国际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各种地域和城市的商人群体重现商场,各展风采。因此,对这些传统商业文化作系统的整理、总结和提炼,既具有对传统商业文化的内容和精神进行深入发掘和全面积累的学术意义,也具有为当今商人群体的健康发展和事业成功提供历史借鉴的现实价值,是一项很值得做的事情。

总而言之,本丛书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史论结合,风格活泼,体现了商业文化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兼容并蓄,包含着经济与文化的联姻,历史对现实的关照。希望包括商人、学生、教师、学者在内的各类读者,能够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营养。

虞和平

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