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竞争图存经营有术:多角经营的元隆

话说津商 作者:宋美云


多角化经营,是当今世界经商活动的一个新潮流。何谓多角化经营?简言之叫做一业为主,兼营其他。多角化经营与单项经营各有好处,这就要求经营者根据市场的变化和自己的实力来决定经营方式。

1896年,胡树屏、孙烛轩合伙开办了坐落在针市街义生栈内的元隆绸布店。

开业初期,元隆绸布店只单项经营批发,专从上海进货,称为“下南家”,只能赚上海和天津两地的地区差价,利润不大,而税率重,又有20多个伙友的开支,入不敷出,所以仅一年多的时间就把原本赔光了。俗话说:“有钱男子汉,无钱汉子难。”这时孙烛轩主张收摊,胡树屏则鼓励他一起再干,于是二人合议,袭用兵法上“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的策略,讳言亏本,却扬言赚了大钱,要增辟门市部,扩大营业。这一招果然生效,街面哄传元隆大发财源,从而引来了不少钱庄争先与之交往,又吸收了24万银两的大户存款,资金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于是元隆就在估衣街租到新址,大修门面,前店做门市,后店做批发,从此起死回生,为而后的大展鸿图打下基础。

元隆在估衣街开业二三年就遭遇八国联军攻占天津,因该店的仓库设在侯家后德厚里一住家院内,未被侵略者乱军抢掠,幸免于难。平复后,市面货物奇缺,元隆便乘机复业,并独出心裁地做了一个“慰问主顾大减价”大横幅,出售存货。一时顾客盈门,利市三倍。

元隆在门市打响后,并没有停止不前,而是绞尽脑汁想如何使商店摆脱困境,增加业务项目,在市场上获得成功。

先试着兼办申汇。他们看到当时天津与上海两地的埠际贸易交往频繁,于是便开始兼办申汇业务。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仅此一项收入,就解决了元隆的大部分开支。

外地设庄。派人到上海和日本驻庄,沟通市场信息,抢先购进适时对路的头水货,并很快就销售出去,既避免商品积压,又加速了资金周转,整进零出,提升了利润率。

创品牌布。将白布由染厂专人染色加工,染后的布颜色正、不变形,耐穿用。商标则用本店专用的“园龙”商标,深受市民欢迎,但售价较一般色布高。如此,销路不仅大增,也给元隆创出了牌子,在外地也博得天津染色布货真价实的赞美声。

承做军装。他们深知当年益太昌承包军活利润较大,于是元隆也百般钻营,结纳高官,招揽军装生意。他们采取“撒散工”方法,即委托工头把活计转发给许多作坊及散工(家庭妇女),完工领钱。这样做一不用添工具,二不用租厂房,有活招之来,无活挥之去,转手之劳,便大发其财。以后由于政局不稳,军阀混战,元隆恐受损失,便转向承包津浦、京奉两铁路员工制服,获利也很多。

进口洋布。1914年欧战前夕,英、俄货在天津市场占主要地位,英国的“十八子市布”和俄国的“不落色花布”最受欢迎。胡、孙二人估计到一旦欧战爆发,货源必致中断,马上去英商怡和、太古等洋行订购大批英货洋布。结果正如所料,欧战时洋货奇缺,价格飞涨,元隆获得大量利润。同时英磅由于战争贬值,在结汇时又省却大量外汇,只此一笔,就给元隆增加了不少财富。

发售“礼券”。从1919年起,元隆曾发售一种“红券”,即顾客购货款预付元隆,由元隆开具“红券”,以后可按券上所列款数购货。这种办法在当时最适宜于喜庆酬酢送礼之用。这种办法既充实了元隆的流动资金,又推销了本店的商品,一举两得。以后这种券又改成了铅印,附有五彩图案,颇有销路。

兼营百货。1927年后元隆在绸布之外又增添百货柜,举凡毯子、袜子、绒衣以至日常生活用品,无不俱备,并将妇女旗袍沿边用的各色斜纹缎以及裱字画用的绫绢,亦开零出售,以便招来更多的主顾。

元隆开业后就遇到敦庆隆、谦祥益、瑞蚨祥、瑞林祥等劲敌,互相竞争。为了压倒对手,元隆绸布店在经营方法上有独到之处。

利用媒体做广告。元隆绸布店将天津《益世报》重要版面全部包下,把“天津元隆号,货全价公道”十个大字横贯全版,大造声势;从天津到北京的铁路沿线各站全搬上了元隆的广告,连北京站站口的最重要地带正阳门两侧也全被元隆的广告所占据。

定期搞赠送礼品。每逢春夏两季,元隆照例搞两次“大减价”、“大甩卖”,还兼赠扇子、肥皂,如买大衣另赠刷子。每逢旧历年关,专制随货赠送的绘有“恭贺新禧”金字的红绫小灯笼,并题“元隆号敬赠”等字,颇为顾客所喜爱。

专设“走街”登门送货。元隆有“走街”人员,熟悉津市富商巨贾、军阀官僚们的家庭底细,对谁家婚丧嫁娶、生日满月了如指掌,准时送货上门,任凭挑选,立摺子记账,三节收款。据估计当时立折的大户约1300余户,其所需布匹绸缎,几乎全由元隆包揽。对各大户管事、账房、看门人也都有年节馈送或其他应酬,遇有大宗生意,另给回扣。

顾客进店服务周到。顾客上门,有迎有送,让座让茶。对大客户,还要敬烟,送上糕点或留餐。对门市的客人,要帮助挑选,百挑不烦,千方百计使顾客满意;如遇顾客空手出门,则必追问接待人员,查找原因。

元隆绸布店在当时的条件下,绝不是固步自封,而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因为多角化的经营方式有助于企业保持适应性和稳定性,产品单一无法对付多变的环境。随时调整自己的经营方式,使它在天津的布行中首屈一指。1937年前为元隆绸布店的极盛时期,纯利即达30万元。

多角化经营的崛起,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所引至。因为,多角化经营,正可收到“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的功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