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品牌成年时,关于持守(1)(图)

品牌三藏 作者:刘峻松


品牌成年——品牌结构,品牌规划

当一个品牌在少年阶段,形成了独立的品牌内涵、品牌个性、品牌核心价值的时候,我们说它的品牌之路才刚刚开始,正如同每个孩子刚刚走出校门,带着自己的信仰,执著地去实践自己的未来……在未来,他需要持守,不是执著于过去的时间,而是持守少年的内涵。

少年是每一个人形成个性、价值观,树立理想的时候。成年则是将少年的个性、价值、理想给予实现的时期,一生中的起伏跌宕多涵盖于此,这里有事业、家庭、婚姻、爱情……

如果说少年时是一个人、一个品牌形成个性、孕育理想的时候,那么成年时,则是一个人、一个品牌增进实力、把握命运的阶段。这里需要起码的持守,是一种关于少年梦想的执著与持守,人如此,品牌亦如此。

多少人荣辱挫败,最终完善了自我;多少人曾经少年、踌躇满志,却碌碌无为……实现理想并不容易,需要起码的执著。当面对艰难,需要始终满怀少年之心,哪怕只是一点意气风发的少年执著与狂妄;面对成败,需要有所弃,把持少年的梦想,而不是成功后迷失了少年立志时的本意……

大多数人都看过一两本伟人传记,在众多人物传记中,不得不提到拿破仑,关于他的传记要提到三种版本。一是早期纪录式的研究,二是现在比较风行的故事型的阐释,两者都沿用了通用的视角,出自研究者,以客观的纪录评价形成。但我要着重提到的第三种版本则不同,它是拿破仑的初恋情人以日记的形式写成。

管理界的培训大家余世维先生曾谈到,拿破仑传记的精华全部记载于少年拿破仑被高年龄的大个子打败,却一次次无畏挑战的故事中——如果拿破仑是一个品牌,那么这个品牌的核心是:不畏强者、勇于挑战、充满斗志……

谈到这里,心中总会有很多疑问,仅仅“不畏强者、勇于挑战、充满斗志……”拿破仑就能成功么?曾经学生时代的我们,曾经充满的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但真正坚持下来的能有几人?一个品牌,可以有别具一格的个性,丰富多彩的品牌内涵,但仅仅如此就可以么?不然,我们需要实施,并在执行的过程中,始终不忘自己的初衷、持守如初。而拿破仑的成功不仅在于“不畏强者、勇于挑战、充满斗志……”的个人内涵,还更在于此。

余世维先生提到的传记应该归属于前两种版本,我想拿破仑的成功应该不仅于此。在众多成规成矩的传记背后,一定还有某种更真实、深层次而又往往被人忽略的东西,在影响着每一个成功者,所以也就有了拿破仑传记中提到的第三种版本——初恋情人笔下的拿破仑。

同样一个人物的传记,在初恋情人的视角中,拿破仑的个性因真实、丰满而让我们感触更多。阅读其初恋情人的日记,在我看来拿破仑一生的成败全载于两个少年的初识相恋中:一个踌躇满志甚至呆板的拿破仑牵着初恋情人的手,坚定而自信地描述着他的梦想,眼睛里放出灼热的光芒。那光芒是如此得单纯、执著、自信……

每每读到此处,笔者总不免联想到我们自身的状态,而立、不惑之年的人们似乎都有了关于命运的定位。面对命运,有的人失败了,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无所谓成败。无所谓成败者,始终不为成败、功名败所累,其修身格物,意于持守;失败者,相较年少的意气风发,判若两人,碌碌无为是他,胸怀城府也是他;成功者,蒸蒸日上,即使有屡战屡挫,也要屡败屡战,但究其深处,却似母亲怀中的顽童,渴望妈妈的关爱,又意欲拥有整个世界,内心因单纯而执著。

少年的理想是最美的,因单纯而美丽,因单纯而执著。多访各界名士之后,我们更多地从众多成功人士身上看到,执著、奋斗、成熟的背后往往更近单纯、无邪,真正的成功者能够始终信怀自己少年的理想——这是一种对信仰的持守……此时此刻才明白,执著、奋斗、成熟的源头来自梦想、执著、单纯的少年之心,其更可敬、可爱,也许正因为更接近人的本性,也就更能够实现梦想中的成功。

纵观拿破仑的一生,他的成功是不仅在于他的“不畏强者、勇于挑战、充满斗志……”更在于他是少数能够一直持守、信怀少年梦想的人。

不畏强者、勇于挑战、充满斗志是拿破仑,单纯、执著、自信依然是拿破仑。很多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成年后,面对挫败,开始成熟了,然而同时却磨灭了棱角,失去了少年的执著。而成败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需要对梦想的执著、持守,甚至单纯幼稚的力量。

一个人的性格往往决定了一生,如果拿破仑是一个品牌,它的品牌核心是“不畏强者、勇于挑战、充满斗志、……”。这些成型于品牌少年,在并在拿破仑的(品牌)一生中发展、表现、持守,成败于此。如果仅用1815年作为标准,拿破仑在自己的品牌故事中成功过、失败过,但是如果以拿破仑留给世界的精神为标准,这一品牌是成功的,因为这一品牌的塑造中,始终执著、持守如一。也正因此,才有了人类历史中如此伟大的品牌——充满斗志、满怀少年之心的拿破仑。

单纯者势必执著,执守单纯与执著,势必为人物。

品牌如人,我们需要品牌的内涵,也重于对品牌内涵的持守,而后者与少年立志时的本意密不可分。在各人的少年塑造阶段,人或品牌各有自身的理想,但是到了品牌成年时,能够把“少年意气、踌躇满志”持守下来的却很少。面对诱惑,大多数人与单纯、执守、梦想越来越远,并美其名为“成熟”;我们往往有太多的务实与原因,从而放弃了少年的初衷,我们抓住了很多“小”,很多“少”,却放弃了更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