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跃进”中张春桥的一篇奇文(3)

大突破 作者:马立诚


毋庸置疑,诸多类似措施,只能是破坏生产力发展。到1959年初,上海的鱼肉供应已经非常紧张。市委内部发出通知,要求机关少吃或不吃鱼肉,党员干部不买短缺的副食品。到了4月,情况更加严重。上海市政府通知,各邮局禁止向外地邮寄食品和糖果,并禁止外地人在上海大量购买食品、糖果。上海的饭馆规定,客人只能在铺子里吃,不许外带。上海市民的猪肉定量从每月12两降至6两(当时实行16两等于1斤的传统度量衡制),鱼开始凭票供应。

“大跃进”运动的标志性事件,是全民大炼钢铁,为1070万吨钢而奋斗。此事起因是赶超英国。1958年6月19日晚,毛泽东在中南海召集中央一些负责人谈话,提出钢产量在去年535万吨基础上翻一番。这样,1958年钢产量确定为

1070万吨。22日,毛泽东对报告作了批示:“超过英国,不是15年,也不是7年,只需要两到三年,两年是可能的。这里主要是钢。只要1959年达到2500万吨,我们就在钢的产量上超过英国了。”①

年产1070万吨的任务在1958年6月下旬布置下去,然而7月份只产了70万吨钢。1月到7月,累计产钢380万吨,与计划相比还差700万吨。8月,《人民日报》接连发表社论《立即行动起来,完成把钢产量翻一番的伟大任务》、《全力保证钢铁生产》,要求其他部门一律“停车让路”,让钢铁元帅升帐。

一声令下,全国城乡成千上万的群众不分男女老幼,一齐上阵大炼钢铁。

上海市的工厂、医院、商店、机关、学校、银行,处处垒小土炉,总计在市内垒起了6700座炼钢炉。几十万人上阵,日以继夜,风风火火,人人炼钢。原料从哪儿来?动员各家各户把自家的铁制家具、器皿无偿贡献出来。大批住户的铁门、铁窗甚至避雷针都拆掉了,用来炼钢。在北京,连宋庆龄副委员长也让人把院子里的花草砍去,砌起一座炼铁炉。

农村炼钢更加邪火。8月份有几百万人参加,9月份5000万人卷进来,到年底近1亿人投入。这支毫无训练的农民炼钢大军,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在全国农村用砖石搭建了几百万座小土炉。湖北省一位名叫陈祖江的农民,创造了从砌炉子到出铁的最小消耗:只要10小时时间、8块砖、90块土坯和两块耐火砖即可。矿石和煤炭怎么解决呢?不少地方组成“收铁队”和“伐木队”。“收铁队”走村串户,让农民们献出家里的铁器——铁门铁锅铁杵铁壶铁勺铁皮铁自来水笔,纷纷扔进小土炉子。“伐木队”则专门砍树,用做燃料,很快就把村庄的树木砍光烧光。

到1958年底,各报刊兴高采烈地宣布完成了1070万吨的任务。但是,凌志军在《历史不再徘徊》一书中说,一位英国旅游者对此提出了疑问。这位旅游者在云南一个村庄亲眼看到了炼钢的场面,他说:“在我看来,从炉底掏出的成品看上去与炉顶倒进去的原料完全一个样子,没有变化。”此说或许有些夸张,但几个月之后检验,1070万吨钢合格的只有800万吨,其余都是废品。

在大炼钢铁的过程中,相当一部分老百姓家里的私有财产,又被“共产”了一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