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生的庞大群体 网商(3)

网商十年:新商业文明序曲 作者:陈亮


在这篇4000余字的帖子里,王小帮用他质朴的语言,记述了自己进城打工、返乡创业并一步步成为网络卖家的历程。王小帮本名王志强,2009年33岁,是个地地道道的黄土高原上的农村人,1999年年底从传统的相亲到成家,前后不到两个月。2000年,他带着新媳妇,怀揣着3000元钱,满怀和所有打工者一样的创业梦想,投入到了进京打工族的队伍中。

在京漂泊6年,王小帮夫妇可谓品尝尽了生活的甘苦。这段帖子中的原话让很多人看了为之动容 “期间做过农贸市场起早摸黑卖菜的小贩,当过土建钢筋混凝土小工,系过保险悬高空作业,中关村给白领送过盒饭,拎着矿泉水叫卖,和城管打过游击战。跑过业务推销,凭着农村人与生俱有的憨劲,死磨硬缠的倔劲,拿下过数家连锁大店的合作业绩,辉煌地领过北京地区行业业务代表的第一。开过首都文明的出租,遭遇过车匪执刀横脖子的抢劫。吃过老板拖欠工资、一夜起来不知去向的大亏 ”

这正是很多漂泊打工族的生活写照。尽管如此,两人依旧租房子、挪地方,过着游击式的生活。6年的打工辛酸,小两口吃遍了能吃的苦头,磨灭了刚到城市时那份纯真与发家致富的激情,曾经有一次身无分文时,小帮甚至偷偷捡洗菜池边的残叶,跑回家让媳妇熬稀饭汤喝。“想起来那时,我们喝的岂止是稀饭,更多咽下的是泪水。”

生活的艰难,加上思想的情绪,王小帮做了一个看似软弱的决定,2006年春节,他和媳妇卷铺盖,回到了老家父母的身边。回乡后开始的两年,王小帮贷款买了辆二手货车,给县里煤矿拉煤赚运费。2008年奥运会,全国加大了打击超重超载的力度,加上王小帮的车属于私改车型,当年7月,他的拉煤车被迫停运了。

生计压力重新摆在了面前。绞尽脑汁之后,王小帮想到了自己从北京带回来的计算机,他很早就想尝试都市人所说的网络购物,因此曾经在2007年注册过一家淘宝网店铺。拉煤的生意结束之后,他在家潜心钻研起了淘宝网,在社区浏览了大量的网商故事,看到很多动人激人奋进的事例,让他对电子商务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王小帮也来试试,没准还真是一条发家致富的路子。

接下来的问题是:网上卖什么?老家除了山梁就是沟壑,小县城连个批发市场也没有。一个网友提醒他,要“坐山吃山”,这句话提醒了他。临县盛产红枣和核桃,有“天下红枣第一县”的美誉,五谷杂粮、红枣、核桃 这些地方特产就成了王小帮网店的经营方向,“绿色无公害”则是产品的最大卖点。他给网店起了个名字,叫“山里旺农家店”。

同很多成功的淘宝卖家相似,王小帮在商品描述上下了很大工夫。不光要把每种商品的特点、规格、大小等说清楚,还要给每种商品赋予感情。王小帮还把自己、家人、村子周边环境的照片发到网上,来提高网友的信任度。

这些照片发生了一段意想不到的插曲。王小帮外表憨厚、质朴,拍照的时候总是同一副表情和姿态,于是有好事的网友将他的照片PS成各种形象,在网上广泛发布,王小帮一下子成了“网络红人”,他的淘宝网店也因此名声大噪。很多慕名而来的网友在浏览了他的淘宝店铺以后,都深深为这位忠厚善良的农民兄弟所打动,于是成为他的忠实顾客。

一些苦恼也接踵而来。山村里没有快递只能平邮商品,导致很多消费者放弃购买。包装简陋、农作物规格不统一 被网友误解与不理解。王小帮只有把苦水往肚子里咽,常常会好几天心里充满苦涩与痛苦,无精打采,对淘宝网失去信心。不过,交易的结果最后是事实的澄清,这也让“山里旺农家店”的口碑得到了进一步传播。很多网友在看完帖子后,都写下了“支持你”、“感动”、“加油”之类的留言。帖子的浏览热度经久不衰,截至2009年11月8日,该帖子的回复量达到了2682篇之多,一共170多页。而王小帮的网店,也已经从年初的一颗钻,上升到了“一皇冠”的级别,飙升速度让人惊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