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罗伯特·法莱尔(4)

金融异术:与顶级技术分析师的对话 作者:(美)罗闻全


是否存在以前从未在文献上看过、直到在现实市场中用过之后才学会的东西?一旦把你的钱扔进市场,你就会变得情绪化。告诉别人“事情会如何,应该怎样做”并不难,但如果是你自己去扣动扳机,就需要专门的技能了。这恰好可以说明很多最优秀的分析师不能成为最优秀的基金经理的原因。我觉得,在技术分析说不通的情况下,你永远也不可能说,“这只股票的基本面很不错,所以我会买进”。虽然我们都希望能把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撮合到一起,但不可能用一种方法去证明另一种方法的合理性,或是用一种方法为你无法实现另一种方法的目标充当借口。

哪个错误给您的教训最深?

有一段时间,我还没有学会止损。我错误地用基本面分析结论来解释技术分析的失误。这时候,即便技术分析的结果不堪入目,我也会说,“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只不错的股票”。但这往往是不对的。很多年之后,我终于认识到,最有效的分析是板块分析,而不是泛泛的市场分析。于是,我花了很多时间去分析我们处在市场周期的哪个阶段,整个市场将如何变化。我逐渐发现,我在判断峰顶和谷底方面的准确性,远不及我对买进石油股或是消费品成长股时机的把握。1992年,我辞去了美林证券的首席市场分析师职务,因为我想做一名高级投资顾问,去研究一下主题投资和组合投资。于是,我开始撰写长期投资方面的报告,比如老龄人口以及老龄人口对医药公司的好处等。我觉得华尔街需要这样的东西,我就这样写了8年。尽管我的报告很受有些机构的欢迎,但却始终没有在更大范围内流行起来。不管怎么说,我在早期最大的错误就是过分关注整体市场的动向,但在主要板块趋势的研究上投入不够。

您的技术分析风格是什么?

我基本上是依赖于市场信息。我相信长期性市场循环;这里没什么新事物,只有旧貌换新颜。回归中值是这个市场的原生态。我有很多非常简单的前提。每次大涨或泡沫之后,都会出现相同的行情。不过,这其中也会出现明显的间断,比如1929年到1932年的股市大崩溃,我把这次崩盘称为“A”波。不过,这次波浪过于激烈,以至于随之而来的是反转——不是新的牛市,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个局部甚至可以说是完整的反转。大多数情况下,这只是局部性的回撤,也就是我说的“B”波。然后,则会进入一轮屡创新低的下跌期,或是泡沫破裂、高估股票变成被低估的对象时,以“C”波形式进入漫长的震动期。今天,我还在编写有关A、B、C形态的文章,因为我一直想理清不同市场间的管理,比如说黄金市场和货币市场存在某种关联之类的想法。我的评论涉及很多不同类型的市场,我想把这些不同类型的市场结合到一起,因此,我是一个带有历史情结的广义综合论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