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管店长,落实执行(第五节)

服装店这样管才赢利 作者:章义伟


管理升级

排班就是把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放在合适的地方去工作,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发挥出他最激情高涨的一面,从而提升店铺整体劳效。那么,如何排好班?可以遵循以下3个原则:

一是以顾客需要为中心。对于服装店而言,顾客是不间断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合理安排各班次,保证相互衔接,以保证随时跟单。

二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人数。根据时间段进行人流统计,进而在适当时间合理安排人力,包括合理地安排业务能手,以提高工作效率。

三是公平、公正。对每一位员工都要一视同仁、不偏不倚。

管理情景案例九:每次一出现问题,店长就说这是其他导购造成的。事实上确实是其他导购造成的,我不知该教育店长,还是教育导购。

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需要让店长明确他的定位。在经销商与导购之间,店长处于中间位置,需要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需要让店长记住“到我为止”这个概念,让店长记住最重要的七个字——“这件事是我的错”。

店长面对老板的时候,要做到导购的事情“到我为止”。不论是任何原因导致了问题的产生,店长面对老板的时候都应该说:“这件事是我的错。”出现任何问题,店长的嘴里都不应该说出第二个人的名字。回到员工当中,店长首先应自我检讨,然后再去解决问题。如果一定要处罚某位导购,店长应先主动处罚自己。

店长面对员工的时候,要做到老板的事情“到我为止”。店长不应否定老板的做法和说法、对老板产生情绪并表现在员工面前。即使老板某一次的决定不好,店长也要在员工面前说:“这件事是我的错。”然后私底下建议提醒老板。

店长只有明确自己这样的定位,自己的上级和下级才会在工作中更加认真,并尽量避免给店长带来麻烦。否则,就可能造成两面的抵触,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压力。

管理情景案例十:我们的店长个人销售能力很强,可是他(她)却不会教其他导购。

究竟店长个人销售能力重要,还是管理能力重要,要视店铺大小而定。一般来说,店铺员工总数在4人以下的,店长应该是一个店铺的销售标兵,他每月的个人销售业绩应该是第一名,并且至少是销售业绩的第二名销售的1.5倍;当店铺员工总数在5人以上甚至是更大的店铺的情况下,店长更重要的角色是管理角色。一般对于10人以上的店铺而言,店长可以基本不参与销售。

店长会不会教员工,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店长自身的能力和教人能力,另一个是店长是否愿意教。经销商在选择店长的时候,就要考虑他的个人能力,特别是教人能力,如果他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经销商就需要对他进行引导。如果是店长不愿意教人,可能是店铺管理体制上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小店,经销商设置的店长其实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店长,而是一个优秀导购。不论是在组织架构和个人工作职责的设定上,还是在工资制度上,都不能够让店长愿意去教人。比方说在工资制度上,店长比一般的导购底薪稍高,但提成制度一样,那么从工资本身来说,店长与导购之间就有一定的竞争关系。这样的话,店长怎么会去教人呢?因此,在制定工资制度的时候,不论店大店小,店长的提成应主要与店铺整体销售业绩挂钩。如果是小店,店长的提成可以结合店铺整体业绩与个人业绩的综合表现;而对于大店,就应该完全根据店铺整体业绩来定,个人销售可以考虑登记,但不作为提成的计算依据。

经销商需要通过教育、引导加上管理制度制约的方式,来发挥店长的优势,让店长学会教人、愿意教人。

管理情景案例十一:我们店铺一个班次只有2~3个人,人数太少,不好开店铺会议。

对于一家5~6名员工的小店,分班以后每个班次只有2~3个人,店铺会议确实不好开。而正因为如此,员工之间的沟通非常缺乏,我们更需要增加班组与班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沟通机会。

首先,店铺的班次工作交接单要制作得非常具体、填写得非常详细。经销商和店长需要根据店铺在交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不断积累,把所有可能发生的因交接不周全而影响效率的问题列出,整理出一份最佳的工作交接单,再让每个班次下班前都认真、详细地填写,而下一班次上班前第一件事便是查看这份交接单。

其次,我们需要增加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机会。对于早晚班的店铺,可以在中间时间开会;对于上统班的店铺,两个班次之间的员工通常很难见面,更不会在一起工作、沟通,店铺需要每周至少设定一天时间作为店铺会议日(比如称之为周例会),即使当天休息的员工也要准时到店参加。这样不仅可以增进沟通,也使得两个班次员工之间增进了了解和感情。

除此之外,经销商需要更多地增加“店外会议”,如聚餐(AA制也可)、野外活动等,不要把会议局限于店内进行。

管理情景案例十二:我们当地都是上统班制的,到了晚上员工很累,经常会趁顾客不多的时候轮流坐在后面休息。

统班制有诸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班组之间的沟通缺乏、员工到晚上高峰期时的精力不足等。

从员工个人的角度出发,更多的员工更愿意上统班,特别对于住在离店铺较远的地方的员工,但我们不能简单地向调整上班方式妥协。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办法,比如增加餐贴、交通补贴等。只要我们多想办法、多努力,即使周边店铺都是统班制,我们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

如果实在无法改变统班制的形式,也不应让员工在店里坐着,哪怕是没有顾客的时候,哪怕坐在店铺深处不易被人看见的地方。因为一旦有顾客进店,发现员工竟然在店里坐着,品牌和店铺的美誉度就会大打折扣。

面对统班制出现的这种问题,我们可以作两个方面的考虑:第一,缩短店铺营业时间。并不是店铺营业时间越长越好,比如早上上班时间,如果长期下来发现11点前基本上没有开单,不如营业时间稍微往后顺延。第二,缩短员工的工作时间。即使是统班制,也不用所有的员工都从早到晚,我们可以根据顾客人流量及销售达成时间段特点来定。比如从12个小时减少到10个小时,一批员工早上晚到2个小时、一批员工晚上早下班2个小时,再设一个中间班。这样在最旺的时间段里就拥有最多人数的员工、最旺盛精力的员工,效率自然会提高。

对于面积较大的店铺,可以在装修设计时专门隔一间员工休息室。对于统班制上班方式的店铺,可以让员工轮流在休息室用餐,并且用餐时间设置得长一点,使员工在上班中间休息时有一个相对充分的休息时间。

不论怎样,员工是不可以在店铺经营场所坐一秒钟时间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