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绪论(3)

供应链战争 作者:谢勤龙


而降低采购成本,是很多人都会想到的,那么降低多少才能使利润率翻番呢?

如果降低1%,就能节省800万元人民币×1%=8万元人民币;降低2%,就能节省了800万元人民币×2%=16万元人民币;降低2.5%,就能节省800万元人民币×2.5%=20万元人民币。这20万元人民币加上原来净利润20万元人民币,净利润就变成了40万元人民币,如此净利润率就神奇般地升至4%,净利润率真的翻了一番!

2.5%的采购成本节省,可以使得净利润率提高100%!这意味着1%的采购成本降低,将带来40%的利润上升,这是1∶40的杠杆作用!

笔者把这称作战略采购对利润的杠杆作用!太神奇了!但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如果上述举例的这家企业每年节省5%的采购成本,会使得这家企业净利润率提高多少呢?节省金额是800万元人民币×5%=40万元人民币,净利润从20万元人民币变成60万元人民币,净利润率变成6%,按照40倍的杠杆计算,5%×40倍的杠杆=200%,净利润翻了三倍!

以笔者在IBM工作的经历为例,1998年的关键绩效就是每年要降低采购总金额的4.5%。IBM中国区当年超额完成任务,降低了5.2%!当年IBM全球采购部获得总裁特别嘉奖--IBM Chairman Award,也是IBM中国区采购部获得的有史以来的第一次现金嘉奖。1999年,IBM中国区的绩效指标提高到了5.5%,IBM中国区采购部再次打破纪录,又降低了采购总金额的6.2%。1999年,IBM全球采购部不仅得到总裁嘉奖,IBM全球还获得美国《Purchasing》(采购杂志)颁发的全球最佳采购组织的称号--Best of Purchase Excellence。

买得贵是非常的不聪明,也是不够专业的。卖得贵,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国企业而言,更是"天方夜谭"。薄利多销是一些国内企业经营的传统思想,技术实力的低成本扩张,价格恶性竞争,早已成为一线销售经理甚至公司高管的"制胜法宝",这使得中国企业的毛利非常低。

而这几乎少得可怜的毛利,被巨大的浪费--如好大喜功的销售计划、高管层和销售群体巨大的管理费用和营运费用、铺天盖地的广告费用、员工出差报销中灰色收入、库存积压带来的冗余直至报废、发货失误迟迟不能验收、客户欠款的坏账、质量问题导致客户索赔、保修期的维修、生产过程的报废、公司外部和内部的欺诈等吃得一干二净!

"买得贱,卖得贵,中间环节不浪费",这句话可以这样诠释:采购对购买、对中间环节浪费的控制都有所贡献。可以说,采购是企业的生存之本。

很多企业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没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资源,没有能够使消费者忠诚的品牌,企业产品很难卖得贵。这样企业只剩下采购这根救命稻草了。

这就是笔者所说的战略采购的含义,意即采购是企业的生命线。

企业生存靠控制成本、提高质量和技术水平、控制企业运转的费用和损耗,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二、战略供应链管理谋发展

企业要发展,靠质量、技术、服务、成本、品牌等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很多企业在这些方面都很强,基本达到了"无差别级"。

比如,IBM与HP是两家技术型的跨国公司,在信息技术研发方面每年投入都在几十亿美元,都获得过美国的鲍里奇国家质量奖,服务人员过万名,渠道经销商体系遍及全球,公司的整体实力都在500强中排前20名,品牌价值都过百亿美元,销售额逾千亿美元,产品的价格也不相上下。那么,IBM欲战胜HP,靠什么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