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供应链组织设置中的"推"、"拉"布局(7)

供应链战争 作者:谢勤龙


3.不同的计划,不同的流程

在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结合供应链的角色,有不同的计划模式,也就有了不同的计划部门和流程。计划流程分为ETO、BTO、ATO和BTS等。

ETO:Engineer-To-Order,即见工程来下订单。一般是指在工程项目中,供货方从设计、采购、制造、组装到交付全过程都要做。这种模式的交货周期最长。这种生产方式的最大好处,就是没有库存风险。这种组织模式在建筑、工程、大型项目等行业适用。

TO:Build-To-Order,就是做好原材料的甚至部分在制品、产成品库存的订单,然后进行制造、装配到交付的过程。这种计划流程下没有前端的设计,属于标准化的产品,或者已经有规格的定型产品而非客户定制型产品。交货周期相比ETO要短,但库存增加。属于传统制造业的接单生产模式。

ATO:Assemble-To-Order,即做好部件、备好库存,一接到订单,就立刻开始组装,然后交付发运。在制造商那里这种生产模式的制造周期最短,交货速度最快,而且库存都存在流通的环节和供应商那里。

ATO生产模式是目前广大制造业的现状。生产的内容属于大量的选配件、模块化、标准化的内容,只有少量内容需客户化。订单一确定,立刻组装后即可发运。比如电脑、汽车的生产,虽然产品复杂程度各异,但整体部件的标准化程度高,组装工艺简单。部分内容甚至可以在交付给客户时,再次组装和客户化。有的甚至可以由客户自己组装,比如电脑的电源、说明书等,不用在生产组装线上,因为这些高度标准化的内容可以由供应商直接运送到配送中心,经过简单分拣后,即可提交给最终用户。再比如家具的设计,更加人性化,为了方便运输,为了满足人们自己动手组装家具的乐趣,家具组装就是由买方自己完成的。这种交付最重要的是提高了物资的周转速度,降低废品率,提高客户的重复购买率,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供应链速度来赚钱。

由于制造门槛低,技术含量很容易模仿,竞争对手很快会通过降价抢夺这个市场,这类物资制造的毛利率很快就衰减。电脑、汽车严重供过于求,因为交货速度越来越快,产品的更新换代也越来越快,这类产品的寿命也越来越短。

TS:Build-To-Stock,即做好后放在库房,不管有没有需求,都要先做出来,有人要,立刻发运。这种生产模式的制造周期有长有短,但一般产品规格单一,不接受定制。库存量是上述所说的几种计划模式中最大的,库存保有量或者存量大,很少出现缺货和断货。交货速度就是运输的速度,反应最快。这是比较传统的风险较大的生产计划模式,传统行业生产(比如农业生产、林业生产、矿产等)都属于这种组织方式。

从BTS、BTO、ATO到ETO,交货周期延长,库存下降,或者转移到供应商身上(ATO),或者转移到客户身上(ETO),外包的内容增加,供应链的风险在各个环节上得以分解。

企业要明确自身的供应链组成,了解自身应有的供应计划模式。因为不同计划下,对客户的承诺是有差别的,比如交货时间;不同计划自身的成本是不同的,比如库存水平。如果对客户承诺即时供货制(JIT),什么时候要什么时候就有,但同时又希望企业实现零库存,这是不可能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