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有效的口头表达(第五节)

商务沟通(第2版) 作者:黄漫宇


3.确保信息的清晰、准确

(1)清晰

作为好的讲话者,首先你要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你的语言应当简洁,你的材料应当条理化,以便流畅地把它们讲出来。你应避免使用长而繁的句子。你应设法解释那些听众可能不熟悉,你又不得不使用的专业词汇或行话。

不仅思维要清晰,而且使用明确的词语。二者都不可忽视。

(2)准确

你还应当确保你所使用的词语能够精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因此,你需要掌握大量的词汇,以便选择符合你想法的准确词汇。

使用的事实应恰当。所以你应当设法全面收集有关主题的材料,并保证你引用的依据是可靠的。你也应当避免做没有事实的评说,因为这容易引起争论。你还应当避免以“每个人都认为……”、“没有人会接受……”之类的话开头,因为这面临争论的危险和容易产生敌意。

上述基本讲话技巧的三个方面存在着由浅入深的内在联系。说话神态是语言沟通的背景,声音素质是语言沟通的外衣或者说形式,清晰准确是语言沟通的内容。在第二个方面,外表、姿势、态度、情绪、表情、目光又存在一串由浅入深的内在联系。

小练习

挑选一本书或杂志上的几篇文章。熟悉后,朗读几遍。第一遍着重关注声音的清晰;第二遍着重关注愉快气氛的传达;第三遍着重关注声音的各方面要素;音量、声调、速度和音调;第四遍着重关注情感的抒发;第五遍全面关注前面四遍所提到的问题。

将多次朗读录下来,进行回放,自己检查每一遍的朗读是否达到了突出要求的目标。由两个或多个人共同聆听,共同分析,直到效果更好、更为理想。

2.2.2语言艺术

在沟通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矛盾的、顾此失彼、难以两全的境况,处于两难的境地。例如:我们常会碰到下列情景:既想拒绝对方的某一要求,又不想损伤他的自尊心;既想吐露内心的真情,又不好意思表述得太直截了当;既不想说违心之言,又不想直接顶撞对方;既想和陌生的对方搭话,又不能把自己表现得太轻浮和鲁莽……凡此种种,难以一一列举。但概而言之,都是一种矛盾:行动和伤害对方的矛盾,自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矛盾,自己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矛盾。

适应这些情况,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语言表达艺术,它缓解了这些矛盾。这种表达的语言艺术从表面上看,似乎违背了有效口头表达的清晰、准确的要求,但实际上是对清晰、准确原则的一种必要的补充,是在更全面考虑了各种情况之后的清晰和准确,是在更高级阶段上的清晰和准确。

语言艺术的具体方法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没有绝对适用任何情况的方法。这里介绍一些使用的语言艺术方法,供大家具体选用时作为参考。

1.直言不讳

这看似一种最原始,最简单的做法,毫不可取。但持这种看法的人却提出了令人信服的理论根据、事实根据和改良措施。

(1)理论依据

第一,只有直言,才能产生根本的效果。有句外国谚语说得好,“出自肺腑的语言,才能触动别人的心弦。”第二,只有直言,才能产生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信任就是关于进言的信任,直言是真诚的表现,是关系密切的标志。相反,委婉只能造成心理上的隔阂感,形成“见外”。试想,如果你与很熟悉的同事一见面就说“对不起”,一插话就问“我能不能打断一下”,你的同事能不以异样的眼光看待你吗?同样,如果在车上你连姓名、职业、目的地都不愿与邻座直说,他还能愿意与你诚实交谈吗?第三,直言是自信的结果,自信是交往的基础。那种过分害怕别人的反应,说一句话都要思前想后的人是没有自信可言的。人们是不愿意同畏畏缩缩的人打交道的。

(2)事实依据

第一,销售人员心诚意笃、直抒胸襟的话语虽没有什么粉饰雕琢,甚至还有点忠言逆耳,但效果常常是出乎意料的好。第二,在一些国家,人们不习惯太多的客套而提倡自然坦诚。例如在美国,主人若请你吃饭,如果每道菜上来时你都客气一番,那么,也许你会饿着肚子:如果你是一位进修学者,当教授问及你的特长和主攻方向时,你自谦过分,那也许你真的只会被派去干洗试管之类的杂差。

(3)改进措施

直言不讳,并不意味着粗鲁,不讲礼貌,如果在谈判桌上直言,特别是在说逆耳之言时能注意以下问题,会使直言的效果要好。第一,直言时配上适当的语调、速度和表情、姿态。你在对一群正在打扑克的喧哗人说“请不吵闹,家里有人做夜班”时,语调温和,并欠身举手示意,略带抱歉的笑意,就容易使人接受。第二,在拒绝、制止或反对对方的某些要求和行为时,诚意地陈述一下原因和利害关系。例如,有人向你借照相机使用,你不太愿意借给他,就索性向对方挑明原因:“前几次就是为这件事和妻子闹了别扭,望你谅解。”这样,对方一般也就不会强你所难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