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W. E. B. 杜波依斯与查理·卓别林(2)

偶遇:欧美作家与艺术家的多维私交 作者:(美)瑞切尔·科恩


第二年,1958年,杜波依斯庆祝了自己的90岁生日。海伦·凯勒给他写来一封信,表达了最温馨的生日祝福,她一直清晰地记得65年前杜波依斯和威廉·詹姆斯去波金斯盲人学校看望她的情形。在二月份,也就是杜波依斯生日所在的那个月,杜波依斯在《国民卫报》(National Guardian) 发表了文章《追忆多姿多彩的九十年》(A Vista of Ninety Fruitful Years)。在文章开头,他睿智地写道:"如果我在50岁时死去,会得到大家赞同,并赢得一片欢呼;75岁时,几乎就有人向我提出要求,让我不要活了。"接下来,杜波依斯笔锋一转,谈起一个严肃的话题。他说,美国"害怕真理,害怕和平"。他又说,美国曾经"仅因为它认为是正义的事情而欣然开战,其他事情似乎都不可能让其置身战场"。"但是,如今我们却在撒谎,在偷窃,在杀戮!对这一切,我们都取了更加动听的名字:广告,自由企业,国防。但是,名称最终欺骗不了任何人!"他继续说:"我们一败涂地,因为我们没有教会我们的孩子们阅读、写作或是有人性。"杜波依斯是个能认清形势的人,也是一个能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所有新情况的人,他在这篇作于高龄时的回忆文章中虽然没有说这些,但是他很确定,美国已经再也没有他的容身之所了。

生日之后,在三月份,最高法院终于宣布扣留杜波依斯夫妇护照的做法违宪,随后夫妇二人离开美国去了英国。在那里,他们与保罗·布斯迪尔·罗宾逊及埃茜·罗宾逊(Essie Robeson)夫妇二人暂住一起,这两夫妻也是在过去八年里因为没有护照而身陷美国。罗宾逊夫妇与卓别林夫妇、杜波依斯夫妇都是多年旧识。还有一些人也是卓别林伉俪以及杜波依斯夫妇都认识的,如赫伯特·乔治·威尔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教授及夫人,哈利·布里基斯(Harry Bridges)以及马科斯·伊斯特曼(Max Eastman)。从罗宾逊夫妇家里出发,再经由大半个欧洲,杜波依斯夫妇在1959年到了莫斯科,在那里,夫妻两人与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Nikita Sergeyevich Khrushchev)有过一次很长时间的会面。然后,夫妻俩到了北京,毛泽东热情接见了他们。他们最后在加纳定居,但仍继续旅行。1962年,在瑞士,杜波依斯见到了查理·卓别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