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代译序/和梭罗一起采野果(3)

野果 作者:(美)亨利·大卫·梭罗


尽管梭罗花了很多时间,但临终前仍未能完成《野果》。去世之前,他将《野果》的手稿用一张厚厚的纸包起来,仔细捆好,和其他数千页别的手稿一起放进一个小柜子(这些都是他多年花心血精力写就,其中就包括《野苹果》)。在梭罗的葬礼上,他的恩师兼好友爱默生称这本书是“未完成的任务”(broken task),并对此作了这样高的评价:“该著作的工作量非常大,但作者早逝使其无法完成…我们的国家痛失一位了不起的儿子,损失无法估量。这一未完成的任务无人能胜任续写工作,令人扼腕。但也唯其如此,我们更感到作者的高尚灵魂,尽管作者在世时我们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了。”

1862年五月,梭罗去世。当时这些手稿应该是有条有理的。但78年后,也就是1940年,那些手稿被送到纽约公共图书馆后,那只柜子不见了,《野果》手稿的纸包也被打开了。原来,在被纽约公共图书馆的A.Berg专馆收藏之前的78年间,《野果》连同其他的梭罗手稿已转手多次,最早是1676年由作者妹妹索非亚转交给梭罗生前好友Black,此人20年后(1898)又交给梭罗生前认识的一位E.Harlow.Russel,这以后就被书商收入(1904-05),又经过两道珍本收藏机构(William Bixby Collection,1905-34;W.T.H.Howe Collection,1934-40),才由纽约公众图书馆A.Berg馆1940年收入;收入时在目录上登记为“果子的笔记”(Notes of Fruits)。这一来许多页手稿就放乱了,为日后整理造成很大困扰。不过,《野果》一书所以直到1999年才出版还有许多不得已,手稿被放乱了难以整理固然是一个很大的原因,梭罗的笔迹难辨识(是出了名的)也是一个原因,尤其在他生命最后的一些年里,他写后都不曾好生誊抄整理,好像随想随写,信手涂改,非常凌乱潦草,研究梭罗的专家学者也感到难以解读整理。1993年由Island Press整理出版了梭罗另一部著作《种子的传播》(The Dispersion of Seeds),事情发生转机,使人们看到只要下功夫,梭罗晚年的手稿是可以整理的。另一方面,出版商也看到梭罗的读者是一块多大的市场,值得开发。更重要的是,《种子的传播》一书还得到许多科学家、环境学家、艺术家和学者的高度评价,认为梭罗晚年作品的意义重大,而且文笔优美。于是出版商开始考虑这本《野果》,而学者也有了信心愿意整理,就这样在梭罗去世一百三十多年后,《野果》的手稿得以整理出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