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给那一小句起个名字(3)

先上讣告后上天堂 作者:(美)玛里琳·约翰逊


如果伦敦报纸提到死因,它们喜欢采用的方式是自然流露。虽然在这里用“愉快”这个词有些不恰当,但像这样把坏消息描述成人生情状之一,的确让人愉快得多。下面这个优美的例子就是证明:

去年十月,苏格兰人像艺术馆举办了一场派对,庆祝《苏格兰女性传记词典》的诞生。身为历史学家、作家、女权主义活动家和词典编撰者之一的苏?英尼斯也到场出席。她明白庆祝活动举行得早了一些:这部作品还需要至少一年才能面世。“到时候,为这本词典肯定还会举行很多庆祝会。”她说,“但我可能没法参加了。我希望开一个我自己还能参加的派对。”

她知道,脑癌正在吞噬她的生命。房间里的每一个人都知道。但她还是坐在轮椅里四下转着,和朋友们聊天。五个月后,她死了,终年56。

(《独立报》,作者佐伊?费尔贝恩斯)

在讣告中,一般跟在坏消息之后的是内容丰富的一大段,或者几大段,叙述一件轶事,甚至详细描摹场景,刻画丧主一生中最重大事件的紧要关头。

1941年12月7日,日本人偷袭珍珠港。(查尔斯?)乔菲先生只穿着一条短裤就从铺位上一跃而起,奔上轻巡洋舰海伦娜号的甲板。就在他用机枪连续开火时,一条鱼雷命中海伦娜号的右舷。事后升任副机枪手的一等水兵乔菲先生被严重烧伤,伤疤永远留在他的手臂、双腿和躯干上……

(《圣地亚哥工会先驱报》,作者杰克?威廉斯)

五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读到一篇报道,内容是争取用军队礼仪安葬退伍老兵。让致力于音乐的(戴维?G?)赫利大感震惊的是,葬礼上的熄灯号经常是用录音机播放的盒带。于是他主动提出自费前往西海岸,在那里举行的老兵葬礼上用小号吹奏熄灯号。最后,他组织了一个在老战士葬礼上演奏的松散团体。赫利先生自己在二十多场葬礼上演奏过。去年夏天,他还在欧洲为一位退伍将军的葬礼吹奏小号……

(《旧金山纪事报》,作者简?凯)

这些内容是讣告里的故事,是它的华彩部分,读者们期待着被它感染,被它打动。所以我称之为“歌舞段落”。(在文体比较灵活的报纸,歌舞段落有时会出现在墓志铭之前。某些混合了短篇小说风的美国讣告也会这样安排。)

按照最刻板的讣告套路,歌舞段落一结束,作者马上会后退一步,深吸一口气,变换形式,再一次用一两句话概述死者生平。这是个明显的标志,让我们知道,作者这就要掉过头来,向我们介绍死者的一生经历了。好了,你们也玩够了,现在听我给你们讲些基本事实。这个转折处你绝不会认不出来,它几乎总是从人之初说起,从死者的出生开讲,而且大都平平淡淡,不像下面这两个例子这么好玩。

贝利尔法官出生于澳大利亚北海岸新南威尔士的莫维尔鲁姆巴附近,后加入海军,借此帮助父母抚养他的八个兄弟姐妹。退伍后他先后当过装配工、车床工。

(劳伦斯?罗卢夫)生于萨斯喀彻温省农村地区,在安大略省温尼伯湖和红湖湖区长大。红湖湖区的唯一一家电影院就是他父亲开的。

(《环球邮报》,作者卡罗尔?库柏)

在这以前,读者正一直读下去,看得兴兴头头,却猛地一顿,掉过头去重新开始。如果讣告是一辆车,而讣告作者是司机,这个转折处就相当于倒档。我喜欢这么想像:讣告中有不同的档位,作者靠这些档位来操纵它。

接下来就是按年表叙述死者的一生。放在不高明的作者手里,这个部分会又长又闷。《独立报》的讣闻版编辑詹姆斯?弗格森管它叫要命的年表。一个讣告作者手段如何,就看他或她有没有本事把要命的年表写得精彩动人。这个称呼真不错!我投赞成票,哪怕仅仅为了提醒大家避开这个部分是多么困难。

《独立报》作了一番努力,规避这个要命的年表,办法是在讣告后面加上一个颜色稍暗的方框,里面是丧主的相关资料:出生、死亡、婚姻、职位,等等。弗格森称之为“终了部分”。我本来想把这个附属段落叫做“麦格勒”。在希伯来语中,麦格勒是经卷的意思,指以冗长详尽的方式阐释《圣经》。但后来,我跟加拿大《环球邮报》相当生猛的讣闻版的编辑科林?哈斯金聊了聊。他称之为黑框框。真妙,虽说那个框框并不是黑色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