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转换思路(10)

思考的技术 作者:(日)大前研一


有些时候甚至还可以看出就算提高定价,也不会影响竞争获胜率,所以提高定价,反而增加收益。例如,有一种商品,以原本的定价来卖,毛利是25%,但是将售价提高5%之后,毛利即增加20%(假设该商品的售价是1000日元,毛利就从250日元增加到300日元,等于比原来的毛利增加了50日元)。因此,即使营业额减少了5%,总利润还是保持不变。

作过数据分析,进行过实地访谈,也作过有计划的试验后,如果仍然无法完全证实自己的假设,就必须再次针对自己认为不够周全的地方,重新搜集、分析资料,进行调查、试验,直到有坚信这个结论绝对不会错。

科学的思考

在麻省理工学院学到的科学解决法

在解决问题之前,必须不断重复假设、验证、实验。这种程序事实上和我在麻省理工学院(MIT)研究所进行的各种原子炉实验程序是完全相同的。

科学论文的最后一部分,一定是结论,而且这个结论一定是被实验验证过的。为了不让别人有批判纠正的机会,写作论文的人一定会竭尽所能重复以上的程序,直到认定“我做了那么多的实验,这个结论绝对错不了”。

我自己原本也是一个科研人员。当我还是早稻田大学理工学部应用化学系一年级新生的时候,因为看清了石油化工未来暗淡的前景,遂开始自修核能,考进了东京工业大学(东工大)研究所原子核工学系。研究所的课业结束之后,我的英文硕士论文不但通过了学校的审核,还顺利通过了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所公费留学考试。

不管是在东工大的研究所还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所,我研究的都是核能。但是到美国之后,才发现日本和美国研究的差距竟然大得惊人。

思考的技术

考える技?第一章转换思路首先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美国核能研究的超高水平。在麻省理工学院中,我有130位同学,其中大多数都曾是美国海军核潜艇上的机组人员,他们不但优秀,还熟知原子炉的实际操作。有这些同学当对手,我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的时候当然非常注重实践。

只要提到原子炉的操作法,他们的思维模式及发言内容就异常深入,和只念书的日本学生比起来,水平明显高出了一大截。我在东工大研究所上课的时候,老师一边解释美国的研究一边上课,一切始于抽象的算式,也结束于抽象的算式,总之我们研究的始终都是理论。这和必须在算式上套上具体的数字后再进行思考的麻省理工学院实务研究相比,当然有极大的差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