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转换思路(11)

思考的技术 作者:(日)大前研一


其中最让我困惑的是我在麻省理工学院接受博士学位考试时所发生的事。考进博士班之后,我看了过去的考题,认为题目并不难,所以很快就报名参加博士学位的考试。结果在答案全对的情况下,我却落榜了。根据学校的规定,参加博士学位的考试如果两次不过,就会遭到退学处分,因此,这次的落榜对我来说是相当大的震撼。

考试的题目是:“在月球上造一个虚拟的原子炉,如果插入一根和地球上同样构造的镉控制棒,当镉控制棒停止上下运动时,炉心的温度上升了几度?这种温度安全吗?”要计算炉心上升的温度并不容易,我的答案是“上升了2.8度。这个数字是安全的”。2.8度是正确答案,在所有的考生之中,能够正确计算出来的只有我,可是我落榜了。

我去问老师原因,老师给我的回答是:“你的数字是对的,但是对思考的过程,并没有明确的说明,这对一个工程师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另外我又发现通过考试的学生,虽然算出来的数字是错的,但是对于“这种温度安全吗?”展开了自我辩论,洋洋洒洒地把自己的思考过程,例如,“为什么在重力比较小的月球上,做和在地球上一样的动作是危险的?在现实社会里,只要拥有逻辑思考力,答案随时都会出现。

该怎么做会比较安全?”等等,全都写在答案纸上。

在现实社会里,只要拥有逻辑思考力,答案随时都会出现。因为我们不但有充裕的时间,还可以使用电脑。但是在轻视逻辑的状态下拼命找答案,只会浪费更多的时间,这是非常危险的。

日本的考试都是在考套上方程式后答案对不对,美国则是考学生有没有能力将方程式导出来。这个时候我才深刻地领悟到,我必须从头开始学习。

此后我不厌其烦地进行各种各样的实验,然后埋头写论文。结果我用了两年零九个月的时间,成为我们班第一个拿到博士学位的学生。

就因为我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了逻辑思维,才有今天的我。头脑中组织思路的方法,让我的人生在各方面都受益无穷。30岁,我从零开始

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班毕业之后,我进入日立制作所,被派到日立工厂核能开发部炉心设计科。但是当时进行核能开发的动燃(开发动力炉、核燃料的事业集团,也就是现在的核燃料循环开发机构)、东京电力对于采用不是通用电气公司开发的技术表示有困难,所以日立决定放弃自主研发,直接从通用电气公司引进技术。我们设计组的成员对于自己的技术非常有信心,所以对此决定极力反对,但是公司并没有采纳我们的建议。

当我知道“要制造由日本人设计的原子炉”的梦想不可能实现的时候,我在进入日立制作所的第二年,也就是1972年,选择离开了日立。那一年,我29岁。这是我从石油化工改换跑道进入核能领域之后,第二次让自己的人生“归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