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转换思路(12)

思考的技术 作者:(日)大前研一


第一次归零的契机是发生在大一秋季校庆,为班上准备发表和石油相关的研究报告时。在对石油展开各种调查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篇由美国人发表的研究论文。这篇论文强调“依现状预估,石油资源会在30年后枯竭”。就因为这篇研究论文,我决定开始研究可以取代石油的能源――核能。

但是事实上,距离那篇论文发表时间已有40年之久的今日,人类仍然继续开采石油。但是那个时候,我竟然对石油会枯竭的错误假设信以为真,我的判断真的是完全错误。所以如果发现自己的假设是错的,重新作假设,再次出发就行了。我认为一直悔恨自己的人生,与固执于错误的假设是一样没有意义的。

当时我只考虑到如果核能发电能解决日本及全世界的能源问题,将是人类的一大福祉,却从未想过建核能发电厂会被人们扔石头反对。

虽然如此,我一点都不后悔,因为这条路是我自己判断、自己选择的,知道错了,只要立刻“归零”再作修正就是了。所以如果发现自己的假设是错的,重新作假设,再次出发就行了。我认为一直悔恨自己的人生,与固执于错误的假设是一样没有意义的。

后来我进入全球知名的麦肯锡公司,实属无心插柳。当时,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热切地希望我回到研究室,还有另外几家企业也频频向我伸出“橄榄枝”,日立公司的研究部门及国际部也发来邀请。

但是某一天,我无意中在英文版的《日本时报》(JapanTimes)上看到一则征“化学工程师”的招聘广告。我抱着好玩的心态试着联络。其实刊登广告的是一家人力中介公司,这家公司看了我的履历之后,为我介绍了好几家公司,其中一家就是麦肯锡。

麦肯锡在我应征的前一年才到东京开设事务所,所以我和人力中介公司对于麦肯锡的认识,除了知道薪水很高,其他都一无所知。当时我还以为咨询公司就是机器工程方面的咨询公司。人力中介公司一直以“如果我能进入高薪的公司,他们也能得到高额佣金”为由,对我进行游说。

事实上对我来说,不了解麦肯锡是个什么样的企业,反而觉得它有种神秘魅力,所以我答应接受面试。在这之前,我一直都在设计原子炉,对于经营管理真的什么都不知道。面试的时候,我还问他们:“什么!你们要的不是顾问工程师?”“经营管理顾问是做什么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