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逻辑打动人心(20)

思考的技术 作者:(日)大前研一


只要重复这些简单的讨论,就会明白执政者的改革案主角――邮政三事业民营化,根本就是不善于思考的人所玩的把戏。表23邮政储蓄事业民营化的本质论点

银行功能邮政储蓄事业民营化所产生的问题运作资金的功能?没有能够吸收2300万亿日元的需求。

没有运作2300万亿日元的手段及人才。

没有能力审查对中小企业及创业者的贷款(造成不良债权)。

如贷款给民营事业,等于压迫民营银行、违反邮政储蓄事业民营化的宗旨。

结果,除了可通过发行国债进行融资之外,没有其他可运作的途径。吸收存款的功能

民营化后,无政府做保障,而且可推出的金融产品只有国债,客户没有理由把钱再存放在邮局,存款金额可能因而大减。

业务窗口可委外进行(民营银行、便利店、农会)。结算机能?明显比民营银行低劣,连贷款到国外的功能都没有。

如果要拥有和民营银行并驾齐驱的结算功能,成本相当高。

只能委托民营银行。

不具有银行的运作资金的功能,业务窗口及结算功能有可能委外进行。

实际上只是一个购买国债的集资机构(和现在的情形一样)。

不民营化的理由

TResearchInstitute至于简易保险和邮递业务,以同样的思考路径,也可以整理出如24的简易表。总而言之,简易保险就是应用邮政储蓄和邮递业务的功能所延伸出来的残缺商品,所以不管是把简易保险当做保险产品还是储蓄型产品,它都完全不具备竞争力,也不符合客户的需求。而且简易保险和邮政储蓄一样,运作资金的管道极为狭隘。不,应该说从以前到现在,简易保险根本没有运作资金的功能,所以最后的结果,仍然只能把募集到的资金拿去买国债,因为一切的讨论,以邮政储蓄为基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