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逻辑打动人心(21)

思考的技术 作者:(日)大前研一


表24简易保险和邮递事业民营化的本质论点

简易保险事业邮递事业民营化所产生的问题

●会产生之前所没有的成本。

有纳税业务(法人税等其他税)。

邮政三事业共同负担的人事费用越来越突显。

●产品缺乏竞争力。

保险金额有上限(1000万日元)。

没有设计保险产品的能力。

●没有运作能力。

可提供的产品只有国债、公司债、自治体融资等。?可保留保险产品,但是简易保险的事业体制可以不要。

保险商品可委托外面的企业销售。

●实际上所投递的邮件,以贺年卡、问候卡、直邮目录、通知函等占大多数。邮递功能有可能被传真、电子邮件所取代

●因为除了快递之外,邮递事业有衰退趋势。

●让一个黄昏事业民营化,无法保证业绩可以达到上市的标准,国家仍继续持股。?书信电子化后,邮递业务体制即无存续之理。

只承包一般服务。BBTResearchInstitute现在邮件数量锐减,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根据国际规则,邮递业务必须具有提供一般服务的功能,但是很明显,使用者并不希望负担这项成本。现在邮递业务配送上门的服务已经不及民营企业,连本来独占市场的邮寄书信业务,也由于规制的松绑,有半数的市场已被民营企业占据。

因此,邮递业务存在的理由到底是什么呢?唯一的理由就是廉价的直邮服务,在行政指导下必须用邮寄方式发送的月底扣缴水电费的通知单等。如果将这一部分业务自由化,月底扣缴水电费的通知单即可通过移动电话、互联网通知使用者。届时,邮寄业务的功能就只剩下送送贺年卡了。所以就算把这么衰退的产业民营化了,恐怕它也没能力上市吧。

这一点即抵触了表21的第四项原则“民营化后的股份公司必须上市”。所以显而易见,这个提供一般服务的事业机构,本来就不该成为民营化讨论的对象。

那么政府究竟应该怎么做呢?15年前,我在《平成维新》一书中所提的建议是:“政府应该组建一个日本配送公营公司作为综合集配(收集和发送)的组织。”15年前,邮政事业就已经是衰退产业,无法立足于市场,当时的竞争对手是传真,现在则被电子邮件所取代。两相对比,传真的杀伤力还不及现今的电子邮件,所以现在要邮政事业转型为民营企业更是不可能的。邮局的新未来

如果以使用者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又有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也就是说,这是我站在邮件接收者的立场所想出来的法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