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逻辑打动人心(22)

思考的技术 作者:(日)大前研一


为了解决问题必须到现场走一趟的构想,我在前一章已经详述过了。为了解决邮寄业务问题,我也使用相同的思考路径。从图21来看,大家就会明白每天来拜访您信箱的人竟然有这么多。报纸一天两次,再加上邮件、广告宣传单等等,仔细数一数,至少就有五六个不同的人负责投递。这些都是重复的业务,从整个日本来看,就是巨大的资源浪费。

图21日本集配(收集和递送)系统的改革案BBTResearchInstitute

出于不希望国家浪费资源的考虑,我有了“在最后1公里设置发送中转站”的构想。把报纸、直邮目录、广告宣传单等等全都集合之后,再一起从发送中转站送出,就可以避免因重复的业务而浪费资源。例如邮寄物、早报、晚报可以和其他报纸一起发送,还有可能比现在早半天送达。

如果把公营公司的工作限定在制定全国服务的标准、监管受委托者的业务,而把大部分的工作移交给民营业者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

报社、直邮业者、广告宣传单业者、邮局,都只要把邮寄物送到发送中转站就可以了。如此一来,成本也跟着降低了。就算刚加入这个行业的新手,也能够轻松上路。其他如书、杂志等等,也可以利用这种方式投递。在大都市里设置发送中转站,设置密度必须比现在的邮局更高;在人口稀少的地方,设置点就不需要非在最后的1公里,或许10公里设一个发送中转站就可以了。

国营邮局转型为配送公营公司之后,业务量势必会增加。我建议在实际运作的时候,可以把发送中转站的业务委托给民营业者。如此一来,即达到了小泉首相改革的目的,让国营事业走向民营体系。

虽然我认为小泉首相要将国营事业变革为民营事业是错误的,但是把工作交由更多的人来参与却是好的。基于这种想法,如果把公营公司的工作限定在制定全国服务的标准、监管受委托者的业务,而把大部分的工作移交给民营业者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只是在人口稀少的地方设置发送中转站,民营业者可能没什么兴趣,还是必须由国家来营运,才能维持一般服务的功能。

另外,所有服务的成本也会比现在大幅降低。尤其是报纸,现在许多人都订两份以上的报纸,或早或晚投递到信箱里。实行这个方法之后,不论订几份报纸,都可以由同一位投递者将各报同时送达,邮寄费用当然大幅降低。如此一来,就可以对抗大型报社的垄断体制,让使用者可以有机会接触到有趣的非主流报纸。

当然,实行垄断体制的大型报社,可能会反对我这个提议,但是如果他们公然这么做就会露出马脚。因为如果他们一边赞成小泉的改革,一边又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提出反对,他们媒体的专业性和企业素质就会受到质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