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洞悉本质的过程(3)

思考的技术 作者:(日)大前研一


因此,嘉娜宝要扭转现状,有两个选择:一是釜底抽薪,只留下销售渠道,把公司卖给外资公司,然后靠自己的销售能力销售外资公司的商品;二是请成本控制高手花王公司来关照嘉娜宝。

现在我们就分别来探讨这两种选择:将嘉娜宝卖给外资公司,我认为以现实状况来看相当困难,因为外资公司已经占据了百货公司等渠道中最好的化妆品卖场。所以嘉娜宝本身的渠道将失去魅力,而外资公司也不太可能会出高价买下嘉娜宝。

另一种选择,则是将化妆品业务卖给花王。花王拥有嘉娜宝最欠缺的成本竞争力,如前面所计算的,如果利用花王的竞争优势,让嘉娜宝的成本降低30%,嘉娜宝的营业收入就有可能达到600亿日元。这对花王来说,当然值得以4000亿日元买下嘉娜宝。即如一开始我所提的结论,与其把嘉娜宝卖给外资公司,不如卖给花王。但是实际的状况是,嘉娜宝因为工会的反对,而让此案流产,所以工会迟早都会遇到麻烦。

不只是嘉娜宝的问题,事实上,为任何问题寻求解决方案时,我都可以在瞬间遵循这种思维模式;也就是说,就算不画出金字塔形结构,我也可以瞬间在脑海中展开同样的思考;就算不事先写下一段段的文章,我也能开口就说。这是因为我已经根据金字塔形结构,分析了数千个案子了。所以不论给我什么样的问题,我都能在瞬间找出走向正确解决方案的思考路径。

在嘉娜宝的例子中,唯一不能获得百分之百证明的,大概就是嘉娜宝在乡下的渠道及中老年顾客层的渠道。所以或许有人会指责说,我的结论只不过是假设。关于这一点,只要派人到实地调查就行了。

经营管理顾问只要收了钱,就会花时间谨慎做好这件事的。其实,即使不是业界的专家,只要锻炼思路,也可以导出同样的结论。因为所有媒体都把政府的假设当成是结论忠实报道了。照本宣科真是非常轻松愉快,因为不管怎么做都行。

缺乏逻辑思维的新闻媒体

看媒体报道,我发现新闻工作者似乎也没有一个人懂得逻辑思维。

对于嘉娜宝事件,竟然没人写:“这叫国家犯罪!产业再生公司无法再造嘉娜宝!”只要稍微动脑想一想,就知道产业再生公司无法胜任这项任务。新闻工作者在政府公布消息的那一瞬间,就应该表示愤怒,并且写出大标题:“将人民的税金3660亿日元丢入臭水沟!”然而所有的新闻工作者都照着政府的新闻稿发布信息:“将解救嘉娜宝的使命委托给产业再生公司!”真是可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