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 北京街头惊见“裸奔”老外

北京段子(升级珍藏版) 作者:萨苏


对中国选择北京为首都,说好说坏的都有。说好的呢?这地方背靠燕山面临易水,土厚气深,是难得的风水宝地;说不好的呢?甭说别的,这一到天冷就刮的西北风就让人受不了。

北京9月下旬,还不算冷,金秋么。可是要早晨五六点钟天儿刚亮的时候,您要在外头站着不动,已经能体会那种西北风的滋味了。

就这种天气里,大清早在大马路上,看见有人穿着背心内裤在路边上走,那是怎么回事儿呢?

不用问啊,早锻炼的呗。

要是穿着背心裤头的老外呢?

那不用奇怪,有些白人老外身体特好,在加拿大也这身儿……

要是一男一女呢?

那……就有点儿不好解释了。兴许,是让警察撵散了的野鸳鸯?

估计,1988年9月23号,北京东郊太阳宫的某些居民,看见一个白头发老外和一个明显是华人的女子沿着乡村马路跟头把式地一边走一边张望,面带惊惶,哆哆嗦嗦的样子,心里未必不是这样想的。那时候无论是四元桥还是机场高速路都没影呢,在这个地方出现老外,和动物园狗熊跑出来的概率差不多。

这老头怎么身上还有血呢?

终于,有好奇又善良的村民上去搭讪了。

还好,虽然那个老外满嘴×××,Prime minister地胡言乱语听不明白,那个女的还能说一种变了调的中国话,一番解释以后终于弄清楚那老头是个美国人,是有人请他们来北京的,刚到北京就让人给劫了,劫他们的人手里有刀,老头的手臂,就是反抗的时候给砍伤的云云。

哦,敢情是抢劫案啊。大家明白过来了。虽然对那个女的还不能完全以“好人”看待,庄户人家心眼实,还是给俩人找来衣服先穿上,然后,到派出所报案。

案情倒也不是很复杂,那女的是老头的翻译,主要是她讲的。

这两位是当天凌晨从美国乘飞机直达北京的。第一次到中国,没出机场就有人问他们要不要出租车――当然要了。还没转过来时差的两个人觉得这是个很正常的问题。

上车,出发,一切顺利,没想到走到半路发现四面全都黑了。

北京市停电了?

当然不是,是那位司机把车开到某个四面儿没灯的地方了。然后,停车,亮出刀来要两个人交钱。

虽然吃惊,两个人还是乖乖地把钱交出来。

司机下令――把衣服脱了。

脱?俩人看看外边的天气有点儿犹豫。

这司机是个急性子:“脱衣服你们不会吗?说着上来就扒女翻译的衣服。”

老头不干了,老爷子年轻的时候是技术员出身,有把子力气,还有点儿西方的骑士精神,看见有人扒女翻译的衣服不干了,就反抗了一下。结果,就是挨了一刀――那司机看来是练过。

挨了一刀以后,就没有骑士什么事儿了,不但女翻译很顺从地脱衣服,老头也赶紧跟着脱了。

然后……然后就是沿着马路走呗,一直走到天亮。

老头补充说――那车是个左舵的,蓝鸟×××型的。

嗯?警察一听就明白了――这哪儿是什么出租车啊,北京出租的蓝鸟里面没有这个型号的,你们这是上了黑车啊。

顺口警察就问了一句:“谁请你们来的?怎么也不来接你们一下呢?”

“哦,我们×××(老头的身份不公开)不喜欢张扬,而且,请我们来北京的那位也比较忙,他不可能来接我们的。”

“美国的×××?”那做笔录的警察看看老头,忽然觉得这老头穿上衣服以后蛮威风的,还真有点儿堂堂皇皇的意思。

“既然这位先生是美国的×××,请你们来的人还没有功夫来接你们?至于忙成这个样子么?”警察不太相信地问道。

“是的,他恐怕是不能来的。请我们来的,是李鹏。”

“李……鹏?哪个李鹏?”警察还没完全转过味儿来。

“你们的国家总理李鹏啊。”

“啊?!”

事实证明两个人还真没瞎说,这老头是中国总理亲自邀请的,到北京来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1988年国庆招待会的贵宾!

国庆招待会贵宾是个什么概念呢?您看那杜伊跟福拉多够派儿吧,他们二位,还去不了呢。

老头的身份虽然不能公开,在美国的影响可想而知。

案子,一下就大了。

据说,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就给了北京市公安局一句话“一星期必须破案。”

“我的哥哥”,抽调来“九二三专案组”的各路大将无一不倒吸一口冷气:“一个星期?就排查飞机场周边黑车司机得多少功夫啊?”

上头一声苦笑:“没辙,你看看皇历就明白了。”

都是身经百战的伶俐人,不用看也明白。

老头来干吗的?参加国庆招待会的。

一个星期以后,就是国庆节啊!

到那天你还不破案,是国庆暂时推迟啊,还是等着老头在招待会上发表演讲谈在中国的历险记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