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个震惊中国农机化所的美国农民(1)

北京段子(升级珍藏版) 作者:萨苏


北京西郊有一片难得的苍翠的地方,当年的农机化研究所就坐落在这里。1978年萨娘作为“邓大人”接回北京的五百“科学院夫人”之一,像皮球一样给踢来踢去几年以后,按照“专业对口和国家需要相结合”的原则,分配到这里工作。萨跟着饭票走,和萨娘在这里度过了一段短暂而有趣的生活。

农机化所是刚刚恢复的单位,其中不乏神气的人物,比如有个大腹便便的杨森教授,很受尊重的样子。同志们说,杨教授可是不得了的人物,一个月挣两百多块!具体说到杨教授怎样腐败,同志们用手指头一比:杨森教授吃早餐,馒头上都抹那么厚的黄油呢。

那时候觉得吃黄油肯定是非常腐化的象征,不敢想象自己什么时候能混到“馒头上抹那么厚的黄油”那一天,谁知道能有怕肥都不敢吃黄油的时候呢 

晚上沿着操场跑道散步是一种享受。因为废弃多年,农机化所的操场荒芜,长的狗尾巴草穗子大得惊人,晚上蝈蝈、蛐蛐叫得热闹非凡。

所谓百废待兴,正是那个时代的写照。

那一段时光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韩丁来演讲。

那年头要是来个外国人,是要围观的。农机化所有一个不大的礼堂,韩丁来的那天,整个礼堂座无虚席,连窗台都坐上了人,想听演讲大概是一个因素,把老韩当猴看的怕也不少。听说后来克林顿到北大访问,听演讲的还要政审,当时听韩丁的讲话肯定是没有这个程序,头几排是专家领导,后面大家就是随心所欲地坐,包括我这个小学生也跟着凑热闹――难道因为韩丁自己先通过政审了 

演讲一开始就比较好笑,韩丁在主席台上很突出,没办法,就他一个老外。他的形象就是那种标准的山姆大叔,衣着朴素,和农机化所的几位领导拍肩膀说笑话的挺亲热,演讲就开始了。小司仪比较紧张,说:“现在请美国农业部部长韩丁先生讲?话……”?一紧张,她把专家封成部长了。

台下一愣,然后哄堂大笑。

韩丁真正一个“大侃”,一开口就震惊四座:“朋友们好。”好嘛,中国话字正腔圆,我是看到韩丁先生逝世的消息时才知道,韩丁第一次到中国的时候,萨还没出世呢。当时只认为他是一个美国农场主,而且以为美国农场主都是韩丁这样的呢。

不过,一个美国人能够把中国话说到这个水平,今天到中国工作的美国人应该感到惭愧。

韩丁的讲话非常轻松,底下的中国农机工作人员不断发问,他也侃侃而谈。不是中国人不够礼貌,是韩先生讲的东西那时候中国人觉得太过离奇,忍不住发问。

韩丁说:“他自食其力,是无产阶级,所以,他拥护中国搞社会主义。”

就有人发问了:“韩丁(原话很自然随便的,没有“韩丁先生”这类尊称),你怎么是无产阶级呢 你不是有一百多公顷的农场吗 你是农业资本家啊。”

韩丁脑袋一晃,说道:“对啊,我有一百多公顷的农场,但都是我自己种的,我怎么能算资本家呢 ”

台下大哗,问道:“一百多公顷的农场,你自己种吗 不用工人吗 中国传统上一个人种两亩地,一百多公顷,近乎天文数字了。”

韩丁洋洋自得地说了一段话,神态语气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他一手扶住麦克风,一手拳心向内翘起大拇指来,道:“在中国呢,这样的农场,肯定要有个场长,要有工人,还要有个妇女主任……我那里呢,场长是韩丁。工人,还是韩丁。妇女主任,还是韩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