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让我去哪我就去哪”(1)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 作者:(美)巴巴拉·W.塔奇曼


“让我去哪我就去哪”

1941年12月-1942年2月

在一个对12月说来有些偏热的阳光明媚的周日上午,史迪威夫妇正在卡梅尔家中招待奥德堡的新任下级军官。通往花园的门敞开着,透过楼上起居室的窗户,波光嶙嶙的太平洋翻滚着,波浪重重地拍打着岸边。客人们都穿着便服,因为在离岗时不允许穿军服;屋子里到处都是散乱放着的星期日连环漫画。电话响了。史迪威夫人接电话时听到一位朋友激动地喊道:“温妮,打开收音机!珍珠港受到了袭击!”之后她忙着到处找收音机;终于找到了一个,收音机插好电源后大家都围在四周听;他们都惊呆了。他们如梦方醒:就在那里,在窗户那边碧波荡漾的大洋上,战争已经开始了。

当时估计日军会在东南亚发起进攻。没有人想到日本人会如此大胆,跨越3300英里的太平洋对美军舰队发起突袭。攻击的大胆和成功让人畏惧,更让人惊讶。一直被低估的日本突然被赋予令人生畏的能力,并可能随时扑向美国。恐慌几个小时后奥德堡就接到各种谣传的电话,有的说日军舰队已经到达距离蒙特雷十英里的地方,有的说旧金山可能受到空袭,有的说在克力夫豪斯(Cliff House)发现了一个潜望镜,又说在洛波斯角(Point Lobos)也发现了一个。

史迪威在约翰·德·维特(John L. De Witt)少将统辖下指挥第四军,负责西部防御区的南部,包括直到墨西哥边境的加利福尼亚海岸线。这是预计敌人发起进攻的地方;由于珍珠港海军所遭受的损失,这里的防守只能依靠尚未准备就绪的陆军。这个地区有五百万人,此外还包括整个国家80%的航空工业,这均在海军舰船炮火射程以内。史迪威相信加利福尼亚是非日本所可以企及的,但是由于责任重大,结果至少每天一次他无法摆脱“沉重的感觉”。他四周到处都是惊恐和混乱,在旧金山的第四军司令部周期性地在电报中透出“惊惶”,这使他感到了自己部队的不足,尤其是在军火方面。

他坐在南部司令部圣波纳迪诺的桌旁,一面几乎把烟嘴咬成两截,一面告诉陆军部说,他的轻武器弹药可以供几个小时战斗之用,但是几乎没有炮弹。当华盛顿那边的军官答应“我们尽力而为”的时候,史迪威咆哮起来:“你尽力!上帝啊,我他妈的怎么办?用桔子打他们?”日军在进攻珍珠港的同一天还进攻了关岛、威克岛、香港、菲律宾和马来亚,并在次日进攻了中途岛。这个消息让加利福尼亚更加恐慌。飞机厂、电台、铁路桥以及隧道、大坝、电厂、输水道、水库、油井、医院、造船码头以及港口防御部门都急切要求提供防卫——他们都认为自己的需要至关重要。由于太多的单位要求前去进行报卫工作,结果训练只能中止。

史迪威整日在海岸线上奔波,跟市长、海军陆战队和海军商谈,调查各种谣传,保卫机场,组织警报程序,回答质询,为东部派来的额外部队安排食宿,尽力落实更多的弹药。与此同时,各种恐慌和谣言仍然继续。据报告,12月9日在大概是旧金山和洛杉矶之间的地方发现一支由34艘军舰组成的日本舰队。在经过焦急的几个小时后,史迪威写道:“不实(更加低落)。”所谓敌舰后来证实是蒙特雷的十四条快速回岸躲避的渔船。12月10日传来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消息:11月派遣到远东防止对新加坡袭击的英国最新的战列舰“威尔士亲王”(Prince of Wales)号和战斗驱逐舰“却敌”(Repulse)号,在靠近马来亚海岸的地方,被日军空袭击沉,从而使英国失去了在这些水域的制海权。(“我的上帝,越来越糟了。”)12月11日,德国和意大利根据轴心国盟约所规定的义务,同时也是在日本要求下,宣布对美国宣战。又经历了一场恐慌,这次是来自第四集团军司令部本身;它报告说:“在距离旧金山164海里处发现日本主力舰队。所有单位进入警戒状态。”经过了让人焦虑的几个小时后,这个消息也未被证实。(“上帝啊!他们会要了我的命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