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国扭曲市场"软禁"黄金

中国困局:中国经济安全透视 作者:江涌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方便经济交往,多国出现了纸币,但是一般都以黄金作为基础发行,这就是金本位。早在1717年英国就采用金本位制,1816年英国颁布金本位制度法案,促使黄金转化为世界货币。从1816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暴发前的约100年间,黄金对于增进国际贸易、稳定国际金融、促进资本主义的经济高速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史称“黄金时代”。

一战严重地冲击了金本位制,到30年代又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使金本位制彻底崩溃,各国纷纷加强贸易与金融管制,禁止黄金自由买卖和进出口,关闭黄金市场。取而代之的是跛脚的“金块本位制”或“金汇兑本位制”,大大压缩了黄金的货币职能。但是,在国际储备资产中,黄金仍是最后的支付手段,充当世界货币的职能,黄金受到国家的严格管理。

二战后,美国积累高达2万吨的黄金储备,占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的74.5%。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制,利用“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了美元独大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美国利用美元特权,不断扩大远远超出自己生产与供应能力的消费,肆意发动战争,最终使美元泛滥成灾,大大超出其黄金储备。1971年8月15日美国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制崩溃。失去黄金支撑的美元实际成为“合法的伪钞”,美国可以随意开动印钞机印刷美元,然后用它来在世界随意购买,美国从大量印钞中获得巨额发行利润,无须返还给世界的持有者和使用者。

但是,作为“天然货币”的黄金对“合法的伪钞”构成巨大威胁。在国际市场上,黄金是以美元标价的,美元价格与黄金价格走势相反,黄金成为美元的天然尺度。布雷顿森林体制崩溃后,黄金在70年代一直处于上涨态势,从1971年的每盎司35美元,很快冲破100美元(1973年),1980年6月21日被推上了852美元的历史高点。因此,要在形式上保持美元价格,从而维持美元地位,就必须打压黄金,成功地压制黄金,就能为美国的货币政策赢得“行动自由”。

美国打压黄金处心积虑,不遗余力,而且多年的实践也使之得心应手。世界最大的黄金交易所在美国,黄金的期货价值可以被轻而易举被“管制”与“抑制”。美国官方不断通过借贷黄金给高盛、摩根等金融机构来压低黄金价格,给投资者设置对黄金的信心障碍。几个西方大国货币后来成为储备货币,部分分享着美元霸权,因此在打压黄金上有共同的利益,因此都能响应或听任美国对黄金的打压,尤其是英国。

在布雷顿森林体制崩溃后,世界上还坚强地存在一个货币由100%黄金支撑的国家——瑞士,瑞士宪法曾规定,每一瑞士法郎至少有40%的黄金储备支撑。因此,一个只有700万人口,面积不到德国1/10的国家,一度拥有高达2590吨黄金,这使得瑞士法郎“象黄金一样坚挺”而一直被国际投资所青睐,瑞士中央银行象直布罗陀岩石一样坚固,瑞士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直接威胁着伦敦与纽约。因此,美国(还有帮手英国)通过经济的、政治的乃至道义的手段施压瑞士,在1997年废弃宪法有关黄金储备的要求,并在1999年出售“过多的”1300黄金。巨量黄金出售,直接压低黄金价格,重挫南非这样的黄金生产大国,此外在资本市场美国通过金融机构不断压低黄金生产企业的股票,设置诸多融资障碍,使相关黄金生产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而缺乏对市场有一个稳定的供给能力。

当然,美国对黄金打压的最得力的重要的打手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976年, IMF通过的《牙买加协议》及两年后对协议的修改方案,确定了“黄金非货币化”,主要内容包括:黄金不再是货币平价定值的标准;废除黄金官价,IMF不再干预市场,实行浮动价格;取消必须用黄金同IMF进行往来结算的规定。IMF手中握有上亿盎司的黄金储备,因此使用或“威胁使用”出售储备可以有效压低世界黄金价格,实际上每当世界黄金价格高企的时候,IMF就释放抛售黄金的消息,打压金价。

世纪金融大危机,祸起美国,美元承受巨大贬值压力,黄金价格持续看涨。IMF由此一直保持高度警戒,高调宣布计划出售黄金储备,但是一直等待美国的“批示”。2009年6月,美国参众两院通过“支持”IMF分段出售黄金计划,在获得“授权”后,IMF执行董事会于9月18日以“不扰乱市场”的方式出售403.3吨库存黄金,占IMF全部黄金储备的1/8,现值约130亿美元,重压不断上涨的黄金价格。

美国还通过它主导的国际话语权,极力宣扬黄金无用论,美国主流学者无论是自由派(如萨缪尔森)还是保守派(如弗里德曼)都普遍看淡黄金,在国家利益面前没有左右之分。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黄金被踢出货币系统后,对黄金的需求只限于很少几种工业需求。当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关闭黄金窗口,萨缪尔森鼓吹,黄金已不再是货币,谁还会需要黄金呢?到1973年,萨缪尔森认定1972年每盎司75美元的金价肯定维持不住,黄金最终可能跌到35美元以下。黄金问题专家瑞典人费迪南德·利普斯在《货币战争》一书中认为,“这种肤浅的观点是否值得享有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荣誉”。而包括沃顿商学院在内的多家著名经济学府,通过一个又一个模型,反复论证投资黄金远不如投资股票、债券、票据等更具有价值。受伟大导师的影响,从美国高校走出来的他国专家学者,没有几人赞成持有黄金。

然而实际情形是,黄金仍是诸多国家官方金融战略储备的主体。当今全世界各国公布的官方黄金储备总量为32700吨,其中美国的黄金储备最多,为8149吨,占世界官方黄金储备总量的24.9%。美国不仅官方藏金,而且还鼓励民间藏金,早在1974年底就允许个人拥有黄金。目前黄金储备占全世界外汇储备的比重达到10.5%,发达国家高达40%-60%,其中美国为78.9%,德国71.5%,法国72.6%,意大利66.5%。发达国家中惟独日本“特立独行”,过万亿的外汇储备只有区区800吨黄金储备,原因是日本一直面临美国的重压,持续购买美国债券,给亚洲国家做好榜样。由于缺乏黄金储备,尽管日元背后有强大的国家经济实力,但是只能沦为国际炒家临时拆借投机用的“携带货币”。而在日本的示范下,信邪听邪的东亚国家黄金储备的总量偏低且在外汇储备中的份额较小,平均水平为2%。而与一般东亚国家不同的是,日本民间黄金储备惊人。

另有一种实际情形,也能折射出美国说一套做一套,这就是对黄金与纸币存放安全的重视程度巨大差异。美联储存放数千亿美元纸币的中心金库设在其总部所在地纽约市近郊,金库的大门与一般办公楼的旋转门没什么两样,安全工作主要依赖于设在金库内的480个监控器和保安人员。与纸钞“伪金库”的安保相比,位于纽约曼哈顿岛南端24米深的坚硬岩床下的纽约联邦储备银行金库——真正的金库,存放着60个国家、中央银行及国际组织8300多吨黄金,戒备极其森严,护卫设施不知道是“伪金库”的多少倍。另一个真正的金库则设在神秘的诺克斯堡(Knox)军营,是美国的战略大后方,配以电子、机械防护装置,据说仅电网就有7重,一道安全门就重达24吨。世纪金融大危机,美国急需要用钱救市,然而美国紧捂黄金口袋不松,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开动印钞机。足见在美国政府那里,黄金比国家信用与美元纸币更值钱。

黄金的货币功能既然是“天然”的,当然就不是人为能够废除。美国可以一手遮天,但是依然遮不住黄金的光泽。国际外贸结算不再使用黄金,但最后平衡收支时,黄金仍是可以接受的结算方式。1999年5月20日,时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国会听证时指出:黄金仍然代表着世界上的最终支付手段,不兑现货币在极端情况下并不总是为人所接受,而黄金永远不会被拒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