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面对危机的中国(7)

中国这些事儿 作者:22度观察栏目组


向松祚认为,人民币国际化要从周边开始,再进一步扩展到亚洲,然后再进一步成为国际上的主要货币。

嘉宾向松祚:我提出过一个非常明确的概念就是大中华货币区。我认为人民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路径应该是这样的。第一步建立大中华货币区;第二步以大中华货币区为货币形成东南亚的货币区,不仅包括东南亚,也包括日本甚至澳大利亚和周边的国家;第三步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美元区、欧元区、人民币区。这个时候再进入下一步。大家可以坐下来谈,是汇率稳定还是超主权货币来管理三大货币区。即使大家不愿意坐下来谈,我们这边有一个稳定的货币区,对美元、欧元的依赖都可以下降,我们内部的资金可以内部解决。其中前两步对人民币最关键。

在亚洲,人民币已经是一种重要的货币,周边很多国家都在不同程度地使用人民币。人民币现在已经是区域性的,但还不是重要的国际货币。对中国来说,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至少需要15~20年的时间。

货币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币的国际化恐怕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但对当下的中国来说,如何练好内功才是最为重要的。只有建立一个更加开放的市场,建立一个更加灵活的机制,人民币的国际化才会水到渠成。

当欧元之父蒙代尔被问及“人民币何时可以取代美元”,他的回答是,“100年!”“因为即使欧元现在已自由兑换,并有大量的欧元债券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基础,现在仍远远未能取代美元。人民币的重要性日渐增加,但与欧元的地位仍有很大距离,与美元的地位相比,更是遥远。”100年或许太久,但对走向人民币国际化的每一个台阶的跨越来说,都会充满艰辛,未来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中国要为美国救市埋单

2009年3月19日凌晨,美联储传出消息:美联储当季货币政策会议决定,将在未来6个月内,收购价值3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并在未来12个月内,收购价值7500亿美元的房利美、房地美抵押贷款证券,外加1000亿美元“两房”债券。

美国又要开始印钞了,美元又要注水了,这是人们听到这一消息后的第一个反应。美股涨,美债涨,油价涨,金价涨……这是全世界对美国印钞的反应。

绕来绕去,还是绕不开印钞票这条路。美国不再降息,因为降息的空间很小,很难刺激经济复苏。金融衍生品已受到全世界的唾弃,很难找到交易对手,去杠杆化成为潮流,金融衍生品的没落抑制了金融机构造币的能力。任何常规手段都用尽,美联储最后黔驴技穷,不得不采用非常规手段,把拯救美国经济的任务分担到所有美元债权持有人身上。

美元被大量注水,美元的含金量再次被国债稀释。美联储买债券的消息一经公布,美元就在一周内贬值达5%,这还只是故事的开始。

美国印钞受到来自各方的谴责,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认为,“这就如我们的车子正开往悬崖,美联储却猛踩油门”;欧洲中央银行行长也有这样的感叹,“美国现在已经失去了市场原则,没有稳定的货币供应量,只有轰鸣的印钞机”;摩根士丹利中国区主席斯蒂芬?罗奇也在3月23日指出,“全球经济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处于低迷状态,而且会在滞胀中度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