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阴阳是个总纲,寒热左右健康(1)

阴阳一调百病消 作者:罗大伦


第二章阴阳是个总纲,寒热左右健康

人的身体内有两种能量:一为阴,一为阳。阴阳这两种能量必须平衡,身体才会健康。一个人如果身体内阴的能量多了,他就会感到寒冷;如果阳的能量多了,他就会感到燥热。《黄帝内经》说:“阳盛则热,阴盛则寒。”所以,调阴阳先要从寒热开始,寒热平衡了,阴阳也就平衡了。

第一节

阴虚生内热,阳虚则寒

人的身体内有两种能量:一为阴,一为阳。阴阳这两种能量必须平衡,身体才会健康。一个人如果身体内阴的能量多了,他就会感到寒冷;如果阳的能量多了,他就会感到燥热。《黄帝内经》说:“阳盛则热,阴盛则寒。”所以,调阴阳先要从寒热开始,寒热平衡了,阴阳也就平衡了。

有些人总爱将养生说得很神秘,说得让老百姓听不懂,其实,养生是很简单的事,只要你是一个知冷知热的人,你就知道该如何养生。天冷了,多穿一件衣服,天热了,脱掉一件衣服,这就是养生,也就是在调阴阳,阴阳协调了,就会百病不生。但是,如果你不知冷知热,让大自然中阴的能量进入了身体,就会打乱身体内阴阳的平衡,中医将进入身体内的阴能量称为“寒邪”,而把进入身体内的阳能量叫做“热邪”。如果一个人的身体受了“寒邪”和“热邪”,怎么办呢?办法也很简单,就是用大自然中热的能量将寒邪赶出体外,用大自然中寒的能量将热邪清理掉。寒邪和热邪离开了身体,身体内阴阳平衡了,体温也就正常了。

中医虽然博大精深,但最终会落实到两个字上面:一个是寒;一个是热。寒是什么?寒就是身体内阴的能量多了,使阴阳失去了平衡。热是什么?热就是身体内阳的能量多了,使阴阳失去了平衡。一阴一阳谓之道,偏阴偏阳谓之疾。在中医看来健康的状态就是阴阳平衡,不冷不热。不健康的状态有两种:一是偏阴而寒;一是偏阳而热。所以,中医养生说到底,就是调整身体的寒热状态:你热了,我就让你冷一点;你冷了,我就让你热一点。

也许,有人会说,罗博士,你把中医说得也太简单了吧,真是这样吗?一点不假,真的就是这样。大家都知道,千百年来,中医存在着两大派别:一是温阳派;一是清凉派。温阳派侧重的就是一个“阳”字;清凉派侧重的就是一个“阴”字。温阳派认为“百病寒为先”,寒是疾病的起源,在此基础上,温阳派便想方设法纠正身体寒的状态,使用一些温阳的药物,比如干姜、附子等,来振奋阳气,使身体达到阴阳平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